二刷分身術后的收獲——分身術訓練營預習

7月20日,報名參加了易仁永澄老師分享的“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你就差這個習慣”活動,一個小時,記了半頁紙,整個人卻還是懵的。看著半頁筆記不知道當晚一個小時收獲了什么。

8月11日,為了完成分身術體驗營的預習作業,重聽分享內容。邊聽邊各種認同,同時把筆記從原本的半頁紙擴充為三頁半。這次收獲的卻遠遠不只多出來的那三頁筆記,還有內心的改變,對積極主動的更多認識和認同。


7月20日是我學習幸福成長的課程第一天,課后,很多伙伴分享了自己的具體收獲,感謝老師的時候,我完全不知道他們在說些什么。整堂課,每個字都有聽到,但是組合起來的怎么好像對自己沒用呢?

因需要學習《個人成長的6條元規范》才能通過海比特訓練營的考試,我逮著空閑時間火速看完,然后參加考試。結果,唯一一道選擇題回答錯誤!這時我才開始反省自己的學習態度和效率。

于是重新,從頭到尾,一字不落的學習《個人成長的6條元規范》,做了四頁筆記。也因為這次認真的不浮于表面的學習,在第二次重聽“成為一個高效能人士,你就差這個習慣”時,才有收獲。

每個人都可以主動使用自我意識,在刺激和回應中有選擇權,成長為自己最期待的樣子。

小我和資源我,就是在自我意識在刺激和回應中的選擇。

根據刺激直接下意識做出的回應,就是小我,完全跟著情緒走,毫無自己的判斷和意識。

而如果在應對刺激時能跳出小我,想到目前的情況,什么是對自己更好的反應,就站在了資源我的角度上,也就擁有了選擇權。

在最近人際關系處理中,我就有了一個很深刻的體會。前兩天,非本部門領導指派我做一個非職責范圍內的工作,遭到我拒絕。該領導開始對我進行非常難聽的大聲惡罵,平時我會直接跳起來同樣大聲的吼回去。而那天,我非常冷靜的坐在我的座位上,只是平靜的告訴她這不是我的工作內容,該領導持續不斷的進行了快十分鐘的罵罵咧咧才結束。沒想到,事后同辦公室里的所有員工都發表了對該領導的低評價。我猜想,如果我對罵回去,同事們背后的討論就是對我與該領導同樣低評價了。

這是我第一次想到,原來人真的可以在刺激和回應中有選擇權,提醒自己在后面的更多使用和記錄心得。

高效能只是讓自己過美好而滿意人生的一個手段,而非目標。

我有過很多目標,比如管理好自己的財務狀況。于是采用記賬的方法,間斷持續了很多年,可財務狀況仍然是不清晰,毫無頭緒的,所以一直覺得是工具不對,開始用紙筆,后來用各種記賬軟件。

研究了很多方法,卻忘了我的目的不是記賬,而是梳理和管理自己的財務。直到今年,才回想起自己的初衷,開始用最簡單的電子表格,一周或兩周記錄一次,每月做一次分析。現在我對自己的財務狀況非常熟悉,并且進行有效的管理。

現在,讓自己過美好而滿意的人生是我的目標,而不是混臉熟,而跟著易仁永澄和他的團隊,以及幸福進化俱樂部的小伙伴一起成長就是我的方法。

本質上直擊問題。

6條元規范里的關于個人和關系的規范——本質導向,在這次積極主動分享上,就是教我們如何主動的分身思考。

一開始老師拋出分身術的概念時,太詫異了,誰能做到分身?

老師從what,why開始,到how的TMBRT模型解析,加上最后給出的積極主動自我覺察表工具時,才真正明白了原來真的可以——

借助工具,對自己的言語,情緒,念頭,關注點進行覺察和記錄,再加上對自己動機,行為,獎勵,觸發器敏銳度,觸發器的本質分析,可以一步步達成積極主動規范。


關于體驗營三人一組的感觸

對于組隊開始認為只是形式,學習了元規范后,覺得是有道理呢。

真正有感觸的是組隊之后的接觸和學習,感謝遇到的兩位隊友,互相分享,互相鼓勵。特別是隊長wind,整個分身術體驗營第一個提交作業,然后不時和我們分享她的心得體會,不停鼓勵和督促我們盡早完成作業。而且除了體驗營,還分享了其他的學習信息,真是收獲甚多。

可惜這次讓隊長失望了,我給自己找了太多理由和借口這么晚提交作業。

但是!下次我將不需要隊長的督促,就會盡早完成作業,讓自己選擇積極主動的成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