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大概3個星期的時間,斷斷續續地把李笑來老師的《把時間當作朋友》讀完了,也認真地做了筆記。可以說是收獲頗多,也有很多感悟。其實很早之前就在瀏覽當當的時候,看過這本書,但是在這么漫長的時間里,卻沒有想要讀一讀這本書的想法,也許是因為封面和標題并沒有吸引我的緣故。重遇這本書是在學校的圖書館里,所以細細想來人與書的相遇倒也真是意見充滿緣分的事情。
下面我就把書中的一些對我有啟示的方面進行歸納,也談談自己的感受。
1. 浮躁和焦慮
我們處在這個社會中,尤其是今天物質比較豐富,信息非常發達的世界里,我們很容易被眼花繚亂的世界困擾住。我們的心是很浮躁的,它想要的太多而想付出的太少。我們總是希望“馬上得到”,一蹴而就。
以我自己為例,我很喜歡逛淘寶,看中了好看的衣服,總是馬上就買回來,但是買回來之后很快又厭倦了,或者是買的衣服好看但是完全不適合我,上身的效果很差,自己hold不住這種風格。這里面其實涉及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們總是想要,所以停不下來“買買買”,又不斷的對自己說要“剁手”;二是我們對自己的認知不夠,不夠了解自己的風格,不夠了解自己希望馬上得到滿足的天性。
李笑來老師書中所提“‘我要’的欲望從來不會消減,只會不斷增加。大多數人之所以浮躁,是因為他們一無積累二無方法和經驗”。欲望這東西有時如熊熊的烈火,是很可怕的東西。當陷入這種欲望中,人很容易迷失在其中,忘記努力積累和學習,有些階段是無論如何也不能跨越的。因為每一個人生的過程都是一點點積累而成的,沒有達到這個階段,是無法跨越到下一個階段的。
有的時候我們只是被大腦控制住了,讓你深陷在一種情緒當中,這種情緒讓你因求而不得而痛苦,進而產生一些偏激的思想。先說說被大腦控制的這種感覺,把看中的衣服添加到購物車中隔幾天再來看,你可能會發現明明當時喜歡得不行不行的衣服也就只是很一般而已;熬夜看小說,看到手機沒電不得不上床睡覺,第二天重新翻出來看卻一點也不想知道結局了。我想我們都有相類似的體驗,其實在某一瞬間我們不過是被大腦控制住了,我們被一種想要馬上擁有的感覺控制住了。我們的天性想要馬上得到,馬上擁有。
那么當想要馬上得到這種情緒來臨的時候,我們怎么調節呢?
(1) 明白我們只是被大腦控制住了,我們應該做大腦的主人,而不是本末倒置。
(2) 運用好現在手中的一切,有什么就用什么。當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自然“我要”的欲望可以用“我有”的東西來滿足。以積累財富為例,很多理財書或是金融書籍中常說的一個就是復利,其實復利即積累。這是一個需要漫長時間積累的過程。我們都知道復利是個寶貝,但是很少有人能真的做到利用它來實現價值和財富的增值。因為這是要在未來10年,20年甚至才能看到的結果。我們大多數的人感到焦慮和恐慌,我們不知道這中間會發生什么事情。所以很多人不去努力積累,因為他們覺得也許意外比明天先來,不如縱情高歌,瀟灑的過每一天,而沉浸在欲望中,有時會感到虛空但是很快又被肉體和感官上的快樂代替,周而復始,浪費這美好的生命。
確實放任自己,過一種閑適而悠閑的生活可能會讓你覺得很美好很幸福。但是除非你是富二代或是物質很富足,否則你無法維系這樣的生活。撇開這點不談,我認為這樣的快樂只是暫時的,短暫的,可能剛開始你會覺得很開心,但是久而久之就會變得麻木,這樣的生活不能帶給你長時間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還有一種快樂,它是來自與你的自律和堅持,一次一次你完成生活中或工作上的每一個項目管理(在第二部分會談及),通過可控,你漸漸真正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優點,了解自己的極限,了解自己看似不可逾越的天性,你也漸漸改變自己。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可以掌控的東西越來越多,你變得更加自信了。你不再是那個要在朋友圈發“再買買買,就剁手”的小姑娘了,你也不再總被自己的欲望挾制,事后痛悔不已的小女孩了,你能感受到自己的成長,自己的新生,你會為這種改變驚喜,你會為自己震撼。你的視野會變得更寬,你知道你的未來有無限的可能。這樣的快樂是不是更持久一點,更令人興奮不已呢?
2.與時間做朋友
接下來我想談的是如何與我們的時間朝夕相伴?
我們每個人每天都有24小時,但是每個人能感受到的24小時是不一樣的。如何理解我說的這句話呢?
很多時候我們根本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時間就沒有了。時間都去哪里了呢?比如學了一個小時的英語,累了,放松一下吧,看個動漫,看完一集,好像不過癮,再看一集吧,再看一集就學習,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時間這個好朋友早就悄悄地從你手中溜走了。
(1) 記錄每日的時間花費,每天晚上看一下,一天的時間都用在什么地方了。這樣嚴肅的記錄幾天,你就會知道一天中,大部分時間都被浪費掉了。
(2) 立定心智,下定決心讓自己有所改變。好好地利用我們手中的時間,這是我們一筆不小的財富。
(3) 在筆記本上寫下每日要完成的任務(項目),寫下每個任務預期的時間,不要定很多,一定要給自己留出休整和休息的時間,否則會被自己接近完美的期望壓垮。
(3) 每日完成自己的任務,在其后標注完成的時間,每日對比反饋,總結問題出在哪里,不斷的修正。這個過程其實也是更好的認識自己,接納自己,完善自己。
(4) 堅持。可以結合一些app,進行時間的統計,例如:學尤克里里。我會每天運用app統計在這個項目上的時間投入。
tip:
(1) 每一個項目的制定,一定要充分考慮自己的實際情況,不要寫下過高或是過低的時間預期。
(2) 比較嚴格的記錄時間,可以結合番茄鐘來記錄。嚴格是指的態度要嚴肅認真,并不是一定要每一分一秒都記錄在內,這樣過于完美可能會導致本末倒置,太在意這種記錄,而忽視了任務本身才是關鍵。
(3) 強烈建議使用筆記本記錄。用筆和紙來記錄不僅方便我們查看,也有利于我們梳理自己的內心。
(4) 把一個大的任務,拆成很多個小的項目,每一個項目都寫下自己完成的時間預期和deadline。如果對于某個大的任務,盡可能拆成多個小項目,每一次只專注在這一個小項目上,這樣不會感到太多的壓力。只專注在當前的任務,不要想得太多,只專注在眼前就好。
(5) 明白人生所有都是積累的結果,擺正心態,一步一步去做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