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3月1日到6月8日,我堅持了碼字整整100天。
在做之前,很多人說這個有什么用,你又當不了作家,你又不會寫書;寫文案有固定的套路,練習寫作不會見效。至于我說追求口頭表達能力,他們說是臨場反應,所以寫作沒用。
我猶豫過,不以為然,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這一百天我收獲了什么呢?在長達100天的打卡期快要結束的時候,我收到了反饋。我寫的文章《應屆生,我不打算錄用你》上了簡書首頁頭條,閱讀量1.8W 以上,一時間漲了150+粉絲,收到了700多喜歡,十幾封簡信申請轉載。什么感覺呢?就是堅持做了那么久,終于收到了這個世界的反饋。
僅此而已么?這篇文章讓我獲得一部分人的認可,讓我有機會加入了寫作愛好者的微信群,看到了很多跟我一樣志同道合堅持寫作的人,他們有的人水平很高,有的比我還水,但是看到大家都在堅持,看到有那么多人文章上了首頁,或者閱讀量過萬。那是一種莫大的鼓舞——我肯定也可以做到。
出了這篇爆文只是你能看到的冰山一角,寫作帶給我的改變遠不止這些。寫作,讓我養成了思考的習慣,留心身邊的細節,注意大家思考的角度,發現原來不曾注意過的世界。像我一個比較封閉的人,開始注重交流,注重思考,注重思考后的結果能不能形成文字與他人分享。
** 寫作讓我變得更積極。**為了能每天都有東西去寫,我需要去看書,去關注熱點,去留心身邊有趣的故事,這個需求讓我不斷的去充實自己,不管是工作上的技能提升,還是自我管理方面的思考和踐行,都需要我拿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思考,帶動我去擺脫懶惰的思考惰性。因為需要不斷的補充新的知識,我對自己的大腦,對我的整個知識體系進行者升級換代,也在改變著我的心智模式。
** 寫作鍛煉了我的口頭表達能力。**我是一個公開場合不自信的人,不敢當眾表達自己的觀點,生怕被嘲笑。平時在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在公眾場合,我開始不那么怯場,能流暢自如的表達自己的觀點,這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進步。
** 寫作讓時間變得充實。**每天晚上的碼字時間,大腦飛速運轉輸出文字的快感填滿我的胸膛,讓我覺得快樂,有安全感。讓我覺得沒有與這個急速發展的世界脫節。心流體驗,是沉浸在一種事情當中,那種美好就好像一個癡迷游戲的人在通關一樣。為了碼字,我推掉了閑聊,關掉了淘寶,也不在刷朋友圈和QQ空間,時間變成了一篇一篇的文字,掛在網上,我知道自己曾經思考過什么,就像鄧布利多的冥想盆。
** 碼字也鍛煉了我的意志力。** 在每天的心理掙扎中,我不得不養成了每天在十二點之前(我檢討,以后要十點之前)交稿,不管思考是不是成型,這個習慣堅持了一百天天,我已經有了程度不算高的意志力的滿足感——關注對自己有啟發的值得思考的信息,沒有把時間浪費掉,這是我意志力的勝利。
李笑來有句話叫:把時間當做朋友,等待時間的回報。瀟灑姐的座右銘是:時間看得見。他們殊途同歸,前提一樣,就是你要堅持。
百日打卡,不是一個完成的進度條,我會繼續堅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