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P4-5
為什么人會有不同?因為人有二種不同的思維模式
人類的能力到底是可以培養的,還是一成不變的?這是一個老問題了。但這一問題對人們會產生怎么的影響則是一個新問題:認為人的智力和性格是可以發展而非一成不變的、根深蒂固的,會導致什么樣的結果?讓我們先來看看由來已久人類本能的激烈辯論,之后再回到這個問題上來。
關于這個問題,正反兩方都有很多專家支持。他們有些人認為,確實存在物理上的物性,正是它們造成了人們的不同,造成了人與人人間這些無法避免也無法改變的差別。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所謂的物理上的依據包括頭骨上的突起(顱相學)、頭骨的大小和形狀(顱骨學)還有如今我們所說的基因。
相反,另一部分人則認為,造成人們身上這些不同的原因是人們背景、經歷、接受過的教育以及學習方法的不同。可能讓你感到很震驚的是,這個觀點的支持者中最有名的是法國心理學家阿爾弗里德曼比奈,智商測試的發明者。他通過對向幾百名在學習方面存在困難的孩子進行研究后總結道:
一些現代哲學家斷言個人的智力是一個定量,這個這量是不會越來越多的。我們必須同這個殘忍悲觀的結論進行對抗,通過練習、培訓,以及最重要的-方法,來設法增加自己的注意力,提高自己的記憶力以及判斷力,讓自己切實變得比以前更聰明。
A1:
在參加一些訓練營之后,感覺自己的學習能力有所提高,并且行動力也有所提高,也更加珍惜時間了。
A2:
用積極的心態學習,并且加強鍛煉。
每天拆一頁書,或者一個文章。
每個班鍛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