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輝? ? ?首發: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轉載請加微信fushuzhuoluo
電視劇《那時花開月正圓》已經播完。
劇中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其實就是現實中我們的影子。
《那時花開月正圓》把人分為6個階層,你也可以對號入座,看看你在哪一層。
第一層 老德夫婦:沒有生活,只有生存
老德夫婦既可憐又可悲。
作為災民被吳聘、周瑩所救,兩人在吳家種地。
后來老德吸起了鴉片,禁不住鴉片的誘惑,竟然把給老婆的買藥錢全買了鴉片。最后,老婆病死,老德羞愧難當,投井身亡。
老德夫婦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
他們收入很低,有的甚至不能自食其力,只有找人救濟,茍延殘喘地活著。他們幾乎沒有上升的空間,沒有人脈、積蓄很少甚至沒有。
除了物質上的貧窮,更可怕的是他們精神上的貧窮。
因為貧窮,變得自卑,沒有自信,生活變得麻木,沒有希望,自暴自棄,物質條件的限制束縛了他們的思維,窮人思維讓他們只看到眼前,不敢去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更有甚者,由于掙錢的艱難、生活的窘迫、精神的壓力等原因,導致他們中的有些人很容易走向極端。
老德就是抽上了鴉片,最后家破人亡的。
他們是社會最悲慘的階層,也是最沒有希望的階層。
底層沒有生活,只有生存。
第二層 春杏、玲瓏:渾渾噩噩,得過且過
吳府的春杏、沈府的玲瓏,都曾和周瑩一起當過丫鬟。
可周瑩后來成了吳家少奶奶、大當家、直至陜西首富,而春杏、玲瓏們,依舊還是丫鬟。
當初,春杏和周瑩同為吳府丫鬟。
春杏呢,在吳府這個首富之家,又在脾氣這么好、學問這么好的吳聘少爺身邊伺候,有這樣寬松的學習環境、這么好的老師,可惜春杏沒有珍惜。她壓根就沒意識到要好好跟吳聘學點什么,將來有一技傍身,至少不會餓死。
而周瑩正相反,她敢想敢做。
想到學徒房學知識,就努力去爭取,先爭取到學徒房打掃衛生,順便旁聽老師講課,最后爭取到了當學徒的資格,可以光明正大地聽課了。
當周瑩準備離開吳府時,春杏對周瑩說:“真羨慕你,想去哪兒就去哪。”周瑩逗春杏說:“要不,你跟我一起?”
春杏搖搖頭說:“周瑩,你跟我們不一樣。”
春杏沒有勇氣離開吳府,因為出了吳府,她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
她每天做的都是些最簡單的、沒有價值的事,比如端茶倒水、擦桌掃地。這些活兒人人都會,沒有一點兒含金量。
春杏、玲瓏們的眼界太低,格局太小。
她的生活沒有目標,渾渾噩噩,得過且過,就像大海里迷失航向的船,隨波逐流,永遠不能到達彼岸。
不努力、不上進,很難成長。
沒有一技之長,很難在社會立足。
人,總是要有點精神寄托的,不能渾渾噩噩地活著。給自己定個小目標,努力去拼搏,萬一實現了呢?
第三層 吳蔚文的三位弟弟:抵觸變化,現世安穩
涇陽首富吳蔚文的三位弟弟,做起生意都不怎么樣,全靠大哥撐著整個吳家,他們也樂得逍遙。
老三吳蔚雙,掌管著最賺錢的典當鋪,可半年也難得去一趟,查賬更是從來沒查過,所以被夫人柳氏和孫掌柜鉆了空子。
兩人聯手騙錢不說,還私通多年,只把吳蔚雙蒙在鼓里。
老四吳蔚全,非常迷信,一遇事情就通過算卦來解決問題。生意自然做得不好,常找大哥借錢救濟。
吳蔚文死后,周瑩成了大當家。
當周瑩提出想大干一場,三家合股成立布行時,吳家兩位叔叔(吳蔚武、吳蔚全)都不同意,他們安于現狀,不愿意花錢擴大規模。
現在也挺好的,掙錢雖然不多,但穩定啊,萬一投錢虧本了怎么辦?
吳蔚文的三位弟弟算是中產階級,他們小富即安,不思進取,抵觸變化,盡情享受歲月安好、現世安穩的生活。
不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滿足于現世安穩,永遠不能進步。
第四層 吳聘、沈星移、杜明禮:努力,讓自己變得優秀
吳聘、沈星移、杜明禮,算是精英階層的精英了。
吳聘,涇陽首富之子,從小就贏在起跑線上。他有最好的資源,從小接受精英教育,再加上老爹嘔心瀝血的言傳身教,所以吳聘一直很優秀。
無論是處理生意上的事務,還是待人接物、言談舉止、行為處事,吳聘無不顯示出他的優秀。擱現在,絕對是個萬人迷的學霸總裁高富帥啊。
沈星移,也是富二代,可他和吳聘不同。
沈爸爸是個忙碌的商人,根本就沒時間管教孩子,只好用金錢代替父愛。而一旦孩子惹事,就用棍棒教育,所以造就了一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紈绔公子沈星移。
大哥被殺,加上周瑩的嘲諷,沈星移痛定思痛,開始覺醒。他從跑街送貨最底層干起,累得一回家就坐椅子上睡著了。
就這樣,沈星移從跑街,到棉花行二掌柜,再到布行掌柜……一個崗位接一個崗位歷練,最終實現從紈绔子弟到成功商人的逆襲。
而杜明禮,是另一種人生,另一種優秀。
他是個無家可歸的孤兒,差點兒餓死。他知道挨餓的滋味,懂得活著比什么都重要。所以他發奮努力,拼命往上爬。
他無惡不作,干盡壞事,為貝勒爺辦事,盡心盡力,兢兢業業。而他的運籌帷幄,處事滴水不漏的能力,也是一種優秀。
只不過,他的努力和優秀用錯了方向。
大清也好,現在也好,競爭一直都有。
只有全力以赴,你才能獲得更多的成就,沒有誰能隨隨便便成功。
富二代們都在努力,沒有背景的普通的你,只有加倍努力才能突破自我,成功逆襲到精英階層。
你可知道,那些成功的人,他們究竟有多努力,才能看起來毫不費力。不怕別人比你聰明,就怕比你聰明的人比你還勤奮。
路要自己一步步走,苦要自己一口口吃,抽筋剝皮才能脫胎換骨,除此之外沒有捷徑。
第五層 吳蔚文、趙白石:志存高遠,心有大愛
吳蔚文、趙白石,一個經商,一個從政。
他們知人心,識人性,豁達通透。他們的格局更大,志存高遠,心有大愛。
吳蔚文做生意做到涇陽首富位置。有一次,談論起藥材訂單虧本的事,周瑩建議用杜鵑花葉子來代替昂貴的血竭。
吳蔚文大怒,他寧愿犧牲訂單也不愿意造假。他把周瑩帶到“誠信”兩個大字面前,狠狠教訓了她一通。
誠信,是基業長青的基石。吳蔚文屹立商場多年不倒,就是他志存高遠。
當他預測到吳家將有一場災難的時候,他一改往日的寬容,故意怒斥弟弟們忘恩負義,提筆寫下與他們斷絕關系、銀貨兩清的字據。對周瑩也是,他故意大罵周瑩是個掃把星,讓周瑩馬上就滾。
直到吳家被抄家,弟弟們和周瑩都沒被連累,大家才明白吳蔚文的良苦用心。吳蔚文犧牲自己,保全整個家族,這就是一份大愛。
趙白石,他心系百姓,為國為民,是個好官。
他率先倡議禁煙。當得知周瑩種了50畝罌粟時,他正色地勸告周瑩:“整個大清朝野,都只看重鴉片帶來的稅利收入,對百姓的傷害卻視而不見。我唯有大聲疾呼,才能夠喚醒民眾,警醒朝廷。”
此外,他力排眾議,沖破重重阻力,推行洋務,創建陜西機器織布局,為強國富民的理想而奮斗。
可惜,“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腐敗的大清,容不了下趙白石這樣為國為民的好官。
權力的游戲,讓趙白石在官場屢屢受挫,結局凄慘。而吳蔚文,最后也落得被誣陷、被殺的下場。
這世上有志存高遠、心有大愛的趙白石和吳蔚文,是國家和百姓的幸事,而生于這樣的世道,卻也是他們的不幸。
第六層 周瑩:突破自我,做更好的自己
如果說吳聘、沈星移是優秀,那周瑩就是卓越,她從一個行走江湖的賣藝女起步,一點點蛻變,從最底層成功逆襲成為陜西女首富。
從優秀到卓越,周瑩付出了常人無法想象的努力。
周瑩沒讀過多少書,但跑江湖“行萬里路”,走得越遠看得越多,越覺得世界之大自己的渺小,沒有過不去的坎,再大的困難也算不了什么。
當她被誣陷與人通奸,慘遭沉塘,被救后,她沒有逃避,也沒有一蹶不振,最終還自己了清白;當她將自家賴以生存的50畝罌粟田一把火燒了,她沒發愁今后的生活;
當花巨資織出的布賣不出去時,她沒后悔;當她陷入土匪窩時,她不害怕;被圖爾丹恐嚇三天后要她人頭,她還能沉得住氣;織布機被毀,20萬兩銀子沒了,她不放棄……
面對所有艱難險阻,她沒有退縮,竭盡全力去解決。
行萬里路,開闊了眼界,減少了偏見,所以周瑩更樂意接受和嘗試新鮮事物。
因為幫助了洋人神父,所以能去洋人的教堂,她第一次見到電燈,看到世界地圖,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
見的世面廣了,眼界和格局就大了,所以后來周瑩的生意都做到了國外。
大視野、大格局和富人思維,讓周瑩不斷突破自我,成為更好的自己,人生之路越走越寬。
決定你階層的不是金錢、資產,而是你的認知,你的思維方式。
周瑩就是這樣,雖然輸在起跑線上,可一樣能贏在終點。
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想改變你的階層,也是一樣。從現在就開始努力吧,努力了才會有希望,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