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秋期》這本書是由和田秀樹先生出版
由我來做中文版的聯合出版人
在國內所掀起的一個全新的概念
這個概念所針對的是思秋期
思春期大家可能比較熟悉
哪個少年不懷春
指的是人在青少年時期比較叛逆
荷爾蒙分泌發育過程當中的年輕人狂躁叛逆的時期
《思秋期》指的是45歲之后
人的性荷爾蒙分泌快速下降
進入了中老年階段的時期
這個時期的意義何在呢?
在北戴河舉辦的生命科學峰當中
國內著名的經濟學家趙曉教授提出
思秋期將掀起一個中國思秋經濟的狂潮
思秋經濟到底是什么呢?
思秋經濟和我們過去所談的養老經濟到底有什么差別?
到底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
其實根據2015年的數據
我國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其實早都已經進入了老齡化階段
由于社保支出主要是按照戶籍人口來計算
戶籍人口統計
60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分別為
北京22.3%
廣州16.27%
南京19.96%
杭州20.3%
也就是說中國其實大部分的城市早就已經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按照國際慣例
60歲以上的老人占人口比例超過10%就可以稱之為老齡化社會
而超過20%就可以稱之為超老齡化社會
今天中國的一線城市幾乎都已經是超老齡化社會
更令人不安的是這樣的一個數據
人口的老齡化和出生率下降
是全球很多國家正在面臨的一個問題
目前中國也在經歷著類似出生率下滑的過程
由于計劃生育帶來了一個直觀的現象是小學的入學人數大幅減
1995年的時候
中國還有2530萬小學生入學
而到了2008年
這一數字下降1/3
通過這樣的一個推測
未來的十年當中
中國20歲到24歲的年輕勞動力規模將減少30%
這是為什么印度成為全球投資的熱點很關鍵的原因
因為印度中國和日本這三個國家
人口年齡中位數分別是27歲、37歲和47歲
我們的鄰國日本早就已經進入了超老齡化社會
而中國正在邁著日本的后塵
正在進入超老齡化社會
最給我們帶來不安的是這樣的幾個要素
第一個是我們的年輕勞動力規模正在快速地減少
而且是以30%的規模正在快速的減少
未來我們可能面臨無人可用的一個局面
第二個由于早年的計劃生育政策
今天的80后成為社會的主力軍
但是今天的80后他們一對夫妻
背負著四個老人
有的時候可能會更多
因為年齡在不斷增長
人的壽命也在不斷的增長
有的時候可能是八個老人
由于現在計劃生育又放開
叫多子化
一生生兩個孩子三個孩子
年輕人的負擔也在進一步加重
一是無人可用
二是社會主力的負擔正在快速加重
這將給社會制造一個巨大的負擔
而更要命的是什么?
從絕大多數發達國家的歷程來看
進入老齡化社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通常都是在5000到10000美元
或者更高的水平
而中國在2000年的時候
就已經正式進入了老齡化社會
而那個時候
人均的國內生產總值剛剛超過1000美元
今天我們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上升到了接近10000美元、8000多美元的地步
這也就意味著我們是未富但是先老
整個一個國家和民族進入了未富先老的地步
在這一塊
我們要看我們的鄰國日本
日本人大量的老年人正在積極地應對老齡問題
因為老年人他們最擔心的是成為國家、社會和家庭負擔
我們在日本可以看到很多的服務行業
比如說餐廳、出租車
他們往往反而喜歡用一些老人
因為他們經驗更加的豐富
他們也能夠更加細致的去服務所有的客人
老年人的就業有一個問題是不可忽視的
就是在進入思秋期之后
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的健康如果可以維續
那么我們的人口的勞動力將會大幅增加
用趙曉老師的話來說
如果思秋期能夠在中國解決
創造出一個巨大的思秋經濟
將為中國的勞動力至少增加十年的壯勞力的勞力儲備
它將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是什么?
是60歲以上的人口由于健康的問題
已經逐漸失去了勞動能力
并且需要社會勞動人的養護
不僅自己不能勞動
還要占用社會勞動力
所以進入老齡化社會將會帶來勞動力不足
今天的日本就是明天的中國
和田秀樹這本書
其實為中國帶來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全新的思維方式
和田秀樹提出了思秋期
在論壇當中和田秀樹說了一句話
他說作為日本的科學家
非常遺憾不能夠把思秋經濟留給日本
而著名的經濟學家趙曉老師卻說
思秋經濟將會在中國被中國人發揚光大
這句話給了我們非常大的一個信心
為什么呢?
因為中國有更多的老年人口
也有更大的市場基礎
在這樣一個背景下
中國也有著更加迫切的需求
如何去解決這樣一個問題?
養老經濟和思秋經濟到底有什么差異?
在我看來
最少有四個層面的差異
01
第一個是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
過去我們所談的養老經濟更多的是停留在物質層面
舉個例子
按照過去十年的數據
我們一共花了8萬億在養老地產的投資當中
但是我們只是更多的去建了硬件、做了物質
但是里面的服務和里面的內容卻嚴重缺乏
但是是思秋經濟
絕對不是指硬件
也絕對不是指物質
它是物質加精神、硬件加軟件
和田秀樹作為精神科專家
他在《思秋期》這本書當中
除了身體的關照之外
還更多地提到了45歲之后思秋期人的精神關懷
比如說他提到了思秋期過程當中
通過戀愛和創業可以提高度過思秋期的一個能力
他關懷已經切入到精神當中
第二
在過去的日本
在養老經濟這塊其實發展的也是非常非常的細致
它可以做到一只手杖可以賣到幾十萬只
讓很多的老年人可以享受智能化的手杖
而且對于養老服務可以說是極為細致
它可以細致到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齡的老人
甚至他們不同的身體狀況去進行精細化的配餐
甚至細化到了馬桶應該如何去設計
甚至在日本三菱還專門為老人設計了老人空調
老人空調的價值是什么?
如果老人在30分鐘之內不翻身
那么空調會自動報警
空調也會根據老人的身體狀況去自動調整溫度
三菱這樣一家非常著名的公司
已經在日本專門針對老人去開發空調
日本專門針對老人的產業
可以說是非常非常的發達
而且他們的服務理念和服務設計的細致程度
有非常非常多的產業都可以移植到中國來發揚光大
02
第二個差異
過去的養老把人都稱之為這個老人
就是我們剛剛說他是喪失了勞動力
而且需要占用社會勞動力的一群人
但是思秋期當中所指的人并不把他看作是老人
可以把他稱之為思秋人
他們并沒有喪失社會勞動力
其實經常去過日本的人可以發現一個現象
在日本的很多服務業當中
很多的老人他們的這個服務能力是非常好的
他們有非常豐富的服務經驗
比如說我就到過日本的一家前川餐廳
這家餐廳有200多年的歷史
餐廳里面所有的服務員
他們都是60歲以上的老人
這些老人他們有著服務的經驗細致什么程度了
他可以細致到像空氣一樣存在
但是又能夠把你服務的非常好
和中國很多缺乏訓練缺乏經驗的年輕的服務員
可以說帶出來的服務體驗是截然不同的
所以在思秋期當中所談的思秋人
更多的是具備勞動力
不只是具備勞動力
而且是具備非常優質勞動力的一群中老年人口
這個在將來的中國會變得極為的重要
03
第三個差異
所謂的養老更多談的是養
今天中國很多的老人
60歲或者65歲之后退休
其實不但沒有養老
其實反而加速了他們的衰老
因為他們不再工作
也不再創業
他們的情感是真空的
他們的生活也失去了原來事業的支柱
所以變得越來越不愿意動
越來越宅在家里
而且也缺乏很好的社交
過去的在中國我們所談的養老其實是越養越老
越不動越容易老
但是思秋期當中所提到的養老的觀念卻完全不同
思秋過程當中和田秀樹建議老年人應該有愛情、應該創業
甚至和田秀樹下一部電影
關注到了老年人的性生活
他把老年人當成一個有尊嚴的人來看待
他們有他們的愛情
有他們的事業
他們有作為一個正常人一樣正常一切的需求
思秋期是比養老期更加積極、更加樂觀的一種思維方式
04
第四個差異
他并沒有把老年人當成負擔來看
而我們過去的養老其實是把老年人當成負擔來看待
和田秀樹認為只要通過適當的心理調適和健康的調試
我們可以讓男人45歲之后不變成大叔
女人在45歲之后也不變成大媽
他提了很多非常實用的方法
比如
可以通過補充一定量的性激素和荷爾蒙來幫助我們很好的度過思秋期
也可以通過服用一些健康的藥物和保健品來幫助我們健康度過思秋期
他是把老人當成一個健全的人來尊重
他鼓勵老人在事業當中、愛情當中、思考方面應該有所追求
養老經濟和思秋經濟它們其實是在今天這樣一個時代完全不同的兩個理念
趙曉教授也提出思秋經濟的理念
如果在中國可以得到落地
將為中國所有的進入老齡化的人群
至少能夠增加十年的優質勞動力
這一點可以說是事關國際民生的國家戰略
我們期待思秋和思秋期的理念
在中國能夠造福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