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死皆中性,思秋期如何度過?

今天為大家介紹一本書—《思秋期》

昨天我們在北戴河參加了一個由聯合國項目事務署邀請的由聯合國項目事務署主辦的首屆生命科學夏季峰會

和田秀樹先生作為《思秋期》這本書的作者

把這本書帶到了中國

和田秀樹是日本排名第一的精神科專家

同時還是日本的國寶級的作家

他是全球出書第二多的人

一共寫了500多本書

今年57歲寫了500多本書可以說是一個很難想象的事情

同時他也是一位知名的電影導演

和田秀樹把這本書帶到中國

我也非常榮幸的成為了這本書的聯合出版人

并且以這個身份參加了首屆生命科學夏季峰會

這本書是風靡全日本的一本非常好的抗衰老的秘籍

銷售近百萬的“返老還童術”

這種書的封面上直接寫的“男人不變大叔 女人不變大媽 心靈與身體有效的抗衰老方法”

它提醒人們警惕人在思秋期

過了45歲之后好奇心減弱

對什么都沒有興趣

而且面色暗沉、身材走樣、魅力值下降、記憶力衰退

到嘴邊的話卻想不起來

這本書通過這樣的一個賣點

可以說是非常有可讀性的一本書

和田先生其實通過這本書

他給我們作為一個精神學專家

提出了一個全新的視角

就是讓我們如何去看待兩性的問題

如何去看待人到中年去抗衰老和養老問題

這樣的一個抗衰老和養老

并不是指的我們傳統意義上的去建一個更好的養老住宅

而是從精神學專家角度

研究人之所以會老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性荷爾蒙分泌以及大腦前額葉的萎縮

他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觀點

“人生時中性,死時亦中性。”

這句話是指人在生下來兒童期的時候我們所分泌的荷爾蒙其實是一個中性狀態

到了青春期

我們的第二性特征

性荷爾蒙大量的分泌

性器官開始發育

這個時候男孩顯得像男孩

女孩顯得像女孩

當我們進入成年男女的時候

我們就會帶有非常明顯的性征

這個時候男人像男人

女人像女人

和田秀樹通過幾萬例的大腦CT掃描的素材研究發現

人進了思秋期之后(45歲之后)自身性別屬性的性荷爾蒙會快速的減少

而相反屬性的性荷爾蒙反而會增加

45歲之后的人

男人到45歲之后雄性荷爾蒙分泌快速減少

相反的雌性荷爾蒙分泌增加

在生理學意義當中

中性化是老年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征

所以我們看到經常會發現一個其實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

也非常普遍的一個現象

當我們在青春期的時候

很多時候會長青春痘

男生的會長胡須

女人乳房會發育而且會來例假

這一系列的性征其實在和田秀樹看來都是性荷爾蒙分泌的非常重要的原因導致的

人進入45歲思秋期之后之所以變得不健康的原因

其實跟性荷爾蒙分泌的減少

相反屬性的性荷爾蒙分泌增加有非常非常大的關系

所以這本書的標題就把它稱之為男人如何在45歲之后不變大叔女人如何不變大媽

但是他所談的絕對不是僅僅停留在身體維度

而是心靈和身體有效的抗衰老方法

和田秀樹認為引起思秋期的三大原因

主要有三個方面

第一個方面是性荷爾蒙下降

他提出人在45、46歲之后

尤其是46歲之后

他的性荷爾蒙快速下降

呈現一個滑坡式的下降趨勢

一直到54歲之后

這個性荷爾蒙幾乎就維持在一個非常低的水平上

而一直會延續到50歲60歲70歲甚至更多

第二個是大腦的前額葉萎縮

大腦的前額葉主宰人們對于很多事情的意欲、性趣以及一系列的影響

前額葉的萎縮也是和田秀樹通過他自己治療的很多的病人的大腦CT片掃描所出現的現象

思秋期大腦的變化包括前額葉的萎縮

一個人的意欲、他的創造性、應變能力開始下降

腦動脈開始硬化

導致人的自主性會降低

第三個是腦內單胺類神經遞質減少

所以抑郁癥的患病風險快速上升

第三個肌肉和皮膚開始快速松弛

導致人的體型、外貌、皮膚都發生衰老的變化

這三個要素結合在一起是推動一個人思秋期變老之后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

思秋期的一些典型現象有什么呢?

比如說他提到了不在熱愛社交、時常有憂郁感、情緒波動較大、皮膚松弛暗沉、記憶力也開始下降

這些原因用我們今天中國人的話來說叫做我們是不是該服老了?

中國話里面經常會用到服老這個詞

而和田秀樹所提出的觀點

他鼓勵大家思秋期大家不應該放棄抗衰老

思秋期思考的意義其實非常重大

他提出說青春期時期很多人都會去思考并且進行人生的規劃

但是進入思秋期以后

大腦的老化、情感的老化之后

我們如何去思考未來的人生?

因為人的壽命正在不斷的增強

45歲之后

可以說其實還有一大半人生還可以去過

我們如何去規劃自己的中老年的人生?

究竟從什么時期開始才是老年期?

非常多的專家針對今天我們所面臨的全球的人口環境所提出的觀念是

我們壽命正在變得越來越長

過去我們是60歲退休

今天的男人已經都是65歲退休

未來由于人口老齡化

由于全球的少子化的趨勢

未來的退休大家正在討論

全球如何把退休年齡進一步延伸到70歲甚至75歲

這是一個全球化的趨勢

也就意味著45歲之后如果是思秋期

到退休我們至少還有30年的時間

這30年的時間應該如何度過

就成了一個全球性的熱議話題

而和田秀樹的《思秋期》的這樣一本書就為這樣的一個話題提供了一個解決方案

這本書里面到底給了大家什么建議呢?

這本書有上百萬字

在這里我簡單提煉幾個實用的建議給大家:

第一個

他提出老其實是個人的問題

人不老就不會病

病是老的一個必然結果

老是一個個人問題

人其實完全可以延緩衰老

甚至是阻擋衰老的過早來臨

所以他說老是一個個人問題

我們完全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生活和心理的調試去讓老來的更慢

我相信日本作為一個超老齡化國家的頂尖的精神科專家

他在日本的研究提出來的這樣一個觀念

非常值得我們中國思考

因為中國很快將會進入一個非常非常嚴重的老齡化的國家

因為中國的年齡的中位數是37歲

日本的年齡中位數是47歲

日本現在已經超過20%的年過65歲的老人

在日本我們經常可以看到

在很多的服務行業當中都是白發蒼蒼的老人在為你服務

這意味著將來我們社會需要更多的思秋期年齡當中的勞動力來貢獻給社會

第二個觀念

他提出人在進入思秋期之后

由于自己的性荷爾蒙分泌已經開始下降

他鼓勵在這個適當的情況下應該補充一些性激素

男性要補充一些雄性激素

女性在思秋期之后要補充一些雌性激素

這樣對于延緩衰老將會有巨大的好處

第三個

他提出瘦不見得是好事

在45歲之后一個人太瘦

這個中國人的觀念差別是很大的

中國人老說一句話—千金難買老來瘦

但是和田秀樹的觀點是到了45歲之后

瘦不見得是好事

有適當的肉和脂肪反而是有利于健康

有利于更加平穩地度過思秋期的方法

第四個他提出在思秋期過程當中如何激發人的創造力和思考能力

他提出在45歲之后人的戀愛和創業是一種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他認為戀愛可以非常好的幫助人們去提高性激素的分泌

去調動人體內的天然所具備的本性的荷爾蒙的分泌的能力

同時創業的也能夠提高人們對未來的規劃和思考能力

也是幫助人們更好地度過思秋期的一個重要方法

這本書現在已經在當當、京東都有銷售

如果想要讀這本書的話可以去購買這本書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