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王思聰“立帖吃翔”的共享充電寶是“真共享”嗎

為自己代言的聚美優品陳歐花了三個億,要開始為共享充電寶代言了——

素有“娛樂圈紀檢委”之稱的王思聰立馬開撕,引發了“立帖吃翔”的熱議——

于是,陳歐不走尋常路的“互懟”迅速跟上——

這一波“撕逼”戰讓大家看足了熱鬧,也讓共享充電寶這一名詞迅速為大眾所熟知,不得不說王思聰真是做了一手好廣告。

這一站在風口上的共享充電寶,跟眼下大熱的共享單車是一樣的運營模式,即掃碼付費租用一段時間的充電寶來使用,目前主流的共享充電寶主要有三種模式:

移動模式下的移動共享,代表是“來電科技” 。人和充電設備都是可以移動的。主攻大場景大設備,包括商場、高鐵、火車站、機場、景點、醫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一臺單機設備可放幾十個充電寶。

固定場景下的移動共享,代表是“街電科技”,主攻小場景,場景包括餐廳、咖啡館、酒吧等,一般單柜有6個或12個充電寶。

固定場景下的固定共享,代表是“小電”,主打的是每一張桌面。線機一體,桌面上有共享充電寶時,不需要交付押金,掃碼付費后就可以直接充電。

而這所謂的“共享充電寶”真的是共享經濟下的共享模式嗎?

搜狗百科對于共享經濟的解釋是民眾公平、有償地共享一切社會資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經濟紅利。此種共享在發展中會更多地以到移動互聯網為媒介。

AAworkCEO高鴻鵬對于共享經濟的定義是閑置資源的使用權交易。共享經濟的五個要素分別是:閑置資源、使用權、連接、信息、流動性。共享經濟關鍵在于如何實現最優匹配,要解決技術和制度問題。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整合線下的閑散資源進行使用權交易,基于此,我們可以認為所謂的共享充電寶并不是共享經濟,而是“偽共享經濟”,因為它首先就不匹配“閑置資源”這一要求。其實不光是共享充電寶,現在火熱的共享單車、共享籃球等等,這些無一不是偽共享經濟。

共享經濟的本質在于解決資源過剩,而不是新的資源提供。如共享單車運營方自己提供單車、共享充電寶企業自己提供充電設備等等,都是通過改變或者創新資源提供的方式來解決用戶的痛點,而不是通過共享社會已有的限制資源來解決供應方資源過剩,需求方資源不足的問題。因此,當下這些以共享充電寶、共享單車為代表的新模式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共享經濟,而是“偽共享經濟”。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