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需要身體營養一樣,孩子在不同年齡段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如果幼年時沒有得到足夠的心理營養,在其后的一生都會不斷尋覓,并因此引發各種狀況,直到找到曾經缺失的心理營養。
如果孩子得到的心理營養充足,生命中的五朵金花(五大天性:愛的能力、獨立自主、聯結、價值感情、安全感)便會自然良好生長綻放。
一、五大心理營養“喂”出健康孩子!
第一個心理營養:無條件接納
第二個心理營養:此時此刻,在你的生命中,我最重要
0-3個月的孩子,在需求表達那么不明確,未來的一切也都那么不確定的時候,最需要父母無條件的接納。即使你很忙,你的身體很不舒服,但如果你發現餓了、生病了、你都會馬上放下所有的一切,先來滿足我。這樣,我就會知道,在你的生命中,我是最重要的。
如果父母情緒不穩定,或沒法在身邊照顧孩子,那么孩子就會在成長過程中,尋找另外一個人替代原本由父母扮演的“重要他人”的角色。
“重要他人”是在孩子心理人格及社會化過程中,最具影響力的一個人。從這個人身上,孩子希望得到無條件的接納,希望成為這個人生命里最重要的人。如果孩子在小時候沒有找到一個理想的“重要他人”,那么他一生中都會去尋覓。直到找到為止。如讀書時,會去找老師,會去找女朋友,會早戀……會要求對方無條件接納和重視自己。對人際關系失去鑒別能力,去對比,去惡性競爭……
第三個心理營養:安全感
從4個月到3歲,是孩子要和媽媽或爸爸剪短心理臍帶的過程。如果這個過程沒有做好,孩子永遠不知道如何獨立。沒有安全感,對一切分離都奔潰。
如何給孩子提供最好的安全感?
?媽媽要情緒穩定
?夫妻關系和諧
?在安全前提下,允許孩子做任何能為自己做的事
第一階段(4-10個月)
這階段,孩子認為自己與媽媽共生。比如孩子在開始爬行探索時,允許Ta爬,激發好奇心。當孩子爬出去意識到不安全,要回來抱抱時,不要強迫讓其繼續爬,否則會讓孩子覺得這樣做是錯的。
第二階段(10-16個月)孩子開始獨立行走,探索范圍加大,給足孩子安全感,會讓孩子更有冒險精神,更自信。
第三階段(16-30個月)處于“可怕的2歲”的孩子,想做自己又很難做好。你會感受到Ta說“不”的能力!如果給足安全感,孩子會發展出與他人連接的能力。
?小時候得不到足夠的安全感,長大后,對任何分離產生產生焦慮,任何不安事產生恐慌。在人際關系中會不斷控制,因為Ta管理不了內在的自己而去管理外在,讓別人聽Ta的,從而讓自己覺得安全。而人際關系中最不舒服的是被人控制。這樣的人很難建立長久的親密關系,尤其是夫妻關系、親子關系。
第四個心理營養:肯定、贊美、認同
孩子有了“我”意識后, 很自然地想去了解,比較,競爭,需要有人告訴Ta,Ta是怎樣的一個人,孩子會堅定不移地相信并成為這樣的人,尤其是父母對孩子的贊美、認同,這時,父親的重要性要大于母親。
如果孩子缺少贊美、認同,長大后易自戀。
自信是相信自己而不被別人影響。
自戀是需要別人的贊美認同,這個度超過了正常范圍。
第五個心理營養:學習、認知、模范
6-7歲,孩子不斷錄制重要他人的言語、行為,不斷收集重要他人的信息模仿學習。如果Ta在家里找不到,會去外面尋找。如那些追星瘋狂的人。
?親子關系拼的是誰是Ta的重要他人!要教育孩子,就要成為Ta的重要他人!
隔代教養,教育觀念沖突,父母放棄成為孩子的“重要他人”,缺乏模范的影響,孩子長大易對另一人產生“癡迷”!孩子的“重要他人”是成為模范的第一條件。
如何成為孩子模范?
?面對問題,父母或“重要他人”處理問題的態度和方法!
?如何處理各種人際關系?
?面對沖突,愿意傾聽不同聲音。溝通、接納!而不是“你必須聽我的!”
?“重要他人”是如何處理負面情緒?
?心理營養是幸福一生的底層密碼!遲來總比不來好。童年可能缺乏這樣的心理營養,導致成年的我們的某些行為。
如何判斷自己心理營養是否充足?
?問自己,我的情緒穩定嗎?
?我的人際關系有障礙嗎?
?我的行為,語言,傷害自己或別人嗎?
二、讓自己情緒穩定
1.學會情緒管理,知道情緒是什么?
2.想想小時候是否有創傷事件,做好心理療愈。
3.給自己充足的心理營養
?小時候缺乏無條件接納,成年后在情緒失控時不過分自責,接納自己,接納此時此刻。
?“重要他人”不能滿足,長大后做看得起自己的人,并且愿把時間放在自己身上。
?缺乏安全感,想做事不敢做,踏出,一邊做一邊告訴自己即使做錯也一定會學到東西。經營人際關系,注意降低對別人的期待。人際關系越好時,安全感也會越好??隙ㄗ约旱膬仍谄焚|,給自己點贊。其實身體喜歡自己給自己肯定、贊美、認同,分泌多巴胺來降低焦慮??吹阶约旱暮煤苤匾?!
?安全感不是外在的安全感,而是我覺得有安全感,不管外在發生了什么,當我害怕時我可以往前走,哪怕是天災人禍。不去控制人,不是黏著讓人不舒服。真正的安全感來自內在!
三、識別天生氣質,和孩子一起成長
天生氣質是孩子出生時帶有的性格傾向,讓養育更有策略。但不要從孩子的天生氣質給孩子貼標簽。天生氣質是每個人的一種底色,擅長學習的人會不斷從別人的特色,優點中汲取營養,豐富自己,一旦貼標簽,就會阻止孩子汲取不同養分。
五種天生氣質類型:
冷靜型:謹慎、思維能力強、溫和
冷靜型的孩子做事前冷靜評估是否值得做,沒有十足把握不去做,以任務為導向,一旦答應,承擔,會把所有精力投入進來,但生活工作易失去平衡。但不喜歡一人承擔。喜歡團隊的工作。
養冷靜型的孩子比較省心。不用擔心會做危險的事產生意外,除非父母強迫去做。TA很講規則,有條有紊,心思縝密,謹慎小心,很少漏洞,善于反思。
但在言語上需要注意的是,不能指責、批評,尤其不能批評TA的人格。如果父母不是冷靜型,而孩子是,不要盯著TA做事,催促要快呀……TA是默默成長,給TA更多時間,多鼓勵、贊美。
樂天型:樂觀、人際高手、喜愛享受、渴望肯定
樂天型的孩子,看人看事注意優點,即使有不高興的事,也不會放在心里很久。易接納,原諒別人。喜歡與很多人聯結,在乎朋友關系,溫暖、熱情。喜愛享受,節制能力差。人生導向以關系為導向,討好重要他人,渴望在乎別人的贊美、認同。
憂郁型:感受細膩深刻、天生完美主義者
憂郁型的孩子喜歡批判,易看到缺點和沒有的。當TA心理營養足夠時,TA有與人愛和聯結的能力,讓TA對別人的缺點發展出包容、體諒的態度。
愛學習,任務型,專注度高,效率高。看到自己的成長很快樂,追求完美!對別人要求高,做事有交代,以自己高標準要求別人。
人際關系是短板,追求真善美。但與對待興趣愛好的方式一樣,只要選定了好朋友,就會開始一段比較持久的關系。
敏感的憂郁型孩子,更需要充足的心理營養,和諧的家庭環境做后盾。TA“善于自省”,但要小心“過度自省”。孩子做錯事情并不需要父母耳提面命的教導,提醒TA時有個重要的原則——對事不對人。
敏感的特質,TA的覺察力更強,體會更深刻。情緒管理對TA而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給足TA心理營養,尊重其價值感,把TA最豐富的情感和天賦發揮出來,因為TA的學習能力特別強。
激進型:精力充沛、目標感強、意志堅決、天生領袖
激進型的孩子人生導向是目標。為了目標,可以選擇不在意過程 。對不合意的人事不會忘掉,所以這類型孩子的是非觀、道德觀必須要建立好。給TA機會多接觸大自然,從小對別人,對小動物,植物等表達愛心,有同情同理心,照顧別人。接受“善”的引導,“愛”的能力被充分調動,TA發揮的能量會更大。
激進型的孩子最忌遇到掌控型父母。TA非常不喜歡別人控制自己,只喜歡做自己認可的事。生命力強,能抗壓,有目標,有領袖的素質。
奉獻型
奉獻型孩子不被重視時,會產生怨恨,變成一種責備的東西傷害別人。如發現不被尊重,TA情緒會激烈、不甘心、嫉妒、焦慮。TA不愿做領導,做決策,怕承擔責任。
如果有充足的心理營養,TA是很好的輔助者、支持者。給予足夠的重視,讓知道TA所有的奉獻都被看到了。像在家里,即使只有你一個人知道TA的奉獻,你也要做TA的重要他人。
?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優點里發展,缺點里學習。知孩子的類型,特殊需求,養育過程也會更順利和輕松。
?更好的運用心理營養發揮天生氣質,長大后也可以做自己的重要他人。
學習筆記來自林文采《心理營養》和大V店媽媽商學院媽媽課堂講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