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單圖書大廈
? ? ? 每隔一段時間的周末,我都會帶著老人和孩子去西單圖書大廈待一天,老人喜歡讀書,孩子需要環境的渲染。去的多了,更喜歡了,喜歡滿目書的香氣、靜靜讀書的人和大廈四層那種沒有利益喧鬧的氛圍。在里面,會翻翻色彩斑斕的兒童書、熱銷的政治書、排版考究的文集,偶爾也會看一節諸如《沉思錄》之類的哲學書,有點隨遇而安的放松。西單圖書大廈的位置很巧,處在莊嚴的長安街上,繁華的商業環境周邊,讓你的每次到來感覺是在世俗與理想之間的瞬時轉換,進去,你置身于書海,出來,你又處于江湖。還有比較方便的一點,它的西面是個寬闊的廣場,對孩子來說是個極好的玩耍區域,當然,對我更有吸引力的還是它稍北邊紅英專賣店旁的那家包子鋪,味美價廉。也有討厭之處,推銷書價打折會員卡的商販無處不在,如蒼蠅叮蛋,厭煩之極。
? ? ? ? 在書店里,除了喜歡看書,也喜歡觀察那些讀書和買書的人,猜想他們的身份和讀書買書的目的。有人蹭書看,帶著板凳、水和面包,會在里面呆一天,很享受的樣子;有人帶著筆,靜靜的翻閱工具類書籍,邊查邊記錄,心無旁騖;有人快速的翻找心中的目標書,估計準備應試;還有人拖著籃子,看到喜歡的書就往里放,豪爽霸氣!靜靜的觀察著書店的眾生百態,非常的愜意,內心深處,都會來個變形記,假想自己是那個準備考取碩士亦或會計師的學生,是那個熱愛二十四史或資治通鑒的史學研究者,又或者是那個熱愛美食或旅游探險的驢友,種種不同身份的讀者卻都是知識的愛好者,理論的踐行者,也都是精神的滿足者!
? ? ? 我們的時代太快了,快的讓人沒有了心靈的駐足,沒有了精神的間歇,沒有了靈魂的思索。這個物質之上的時代,書店也許是都市人最后的精神家園了,但悲哀的是,守望家園的人卻越來越少了,又如何延續,依靠科技嗎?技術帶來的進步與精神的頹廢幾乎一致,稍不留神就是文化的屠殺,我們該向哪里去!
? ? ? 感覺書店還是太稀有了,即使有那么多便利的書籍電商和廉價的電子書,實體書店還是不能被取代。零星稀有的書店對都市來說也不是一件幸事,對快節奏的都市人群來說,能讓精神得到放松的區域總是越多越好!但愿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不再是個不好實現的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