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在迷茫時不該做的事
先說所迷茫時,千萬不要做的兩件事:
1.千萬別放縱自己,沉迷容易上癮的事物。
例如刷劇、賭博、看色情片等。
你可能會未掩蓋負面情緒,選擇做短期刺激和快感的事,以此來麻痹自己。
但是這樣做,會讓你被各種刺激和上癮的東西,提高快感和閾值。
一旦脫離了浙西東西,你就感覺人生毫無樂趣,也看不到未來任何希望,變得萎靡不振,只想繼續當條咸魚。
這很可怕。
明明二十出頭的你,正處在最富有創造力、最有想法和個性、最干預往前沖的階段?。?/p>
所以,即使陷入迷茫、焦慮、消極情緒,也千萬別「破罐子破摔」,因為這種全盤否定,會直接扼殺人生的無限可能。
理解:自律,拿出時間思考和工作,多反思多總結,不要自己放棄自己,人生還有很多的可能性,失敗只是暫時的。
2.不要假面努力,隨便找件「看似上進」的事做,一次掩蓋焦慮,安慰自己。
如果你這么做了,那首先要表揚你:
你比大多數同齡人都優秀,至少知道什么是底線;而且你很聰明,懂得利用工具來擺脫迷茫。
你選擇了看起來「積極向上」的方式來安慰自己,比如每天看30頁書,跑5公里,甚至是主動加班,延長每天的工作時間。
然后大腦就會告訴你:
你看,我每天都很努力,雖然還是迷茫,但好歹是朝著好的方向前行。
聽起來好像不無道理??墒?,你逐漸發現,事情進展并不順利:
| 每天看書,堅持了不到一周就放棄了;書本晦澀難懂,真沒意思,還是漫畫更有趣點;
| 每天跑步,但碰上下雨天,你根本不想出門,后來漸漸忘了跑步這件事;
| 主動加班,你本想刷存在感順便提升自己,但腦子總點擊家里的零食,結果什么都學不進去。。。
理解:焦慮的時候,是專注力和狀態不對的時候,做這些都只是為了緩解焦慮,并沒有能力把事情做好。還不如多沉下心來和自己好好相處,問問自己的內心,多了解自己。
這種行為,就像是頭癢,你卻偏偏撓腳一樣。
你根本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但看別人的藥方都是「看書、健身」,于是也盲目亂治。
但結果是,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吃等死。
于是,你越發迷茫和焦慮,明明已經這么努力了,為什么還是原地踏步?
更糟糕的是,你可能在某個深夜,忽然陷入深深的自責和自我懷疑,一發不可收拾,甚至進入「放縱自己」模式。
理解:我就是這樣,因為工作的關系,體力和精力消耗非常嚴重,但腦力卻每天都有過剩。造成每天焦慮睡不著,只能拿著手機玩一整晚,卻什么也做不了,怎么也靜不下來。最重要的是,這還是惡性循環,一點點的覺得身體健康問題出現,記憶力也下降了,整個人的狀態在不斷變壞。
三、你在迷茫時該做的事
先總結一下你迷茫的原因:一是不知道「我是誰」,所以看不清方向;二是不知道什么樣的選擇才是對的。
接下來,就像順藤摸瓜一樣,我們一步步解決,把迷茫趕跑!
1、描繪「自我畫像」,確定人生目標
我說的「自我畫像」,是指思想三觀、行為動作、興趣愛好、優缺點等的「人物畫像」。
三觀對你的人生選擇極為重要,尤其是迷茫的時候!
達到結婚選對象、畢業選工作,小到菜市場買菜討價還價,我們都一直被三觀支配著。
三觀這么重要,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 世界觀:你對這個世界是怎么看的。
比如,澳洲大火數月不滅,國外疫情死亡數十萬,有人認為這和自己無關,畢竟這是八桿子打不著的事兒;但也有人認為自己與世界密切相關,因為沒有人是一座孤島。
| 人生觀;你是怎么看待生命和人生的,你覺得人窮極一生追求的是什么?
你認同快活一世,還是功名一生?
| 價值觀:長大過程中,你會遇見形形色色的具體事物,你對這些食物怎樣的看法?
這就像前面說的買菜。
有人臉皮薄,不好意思還價,也覺得菜市場大媽起早貪黑不容易,不介意這么點差價;但也有人覺得菜價過高,不值這個價,非得討回一點零頭。
活到現在,我們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獨立想法,這些潛移默化形成的三觀,就構成了你的基礎樣子,也就是「畫像輪廓」。
如果你真正想認清自己,建議花時間捋順一下三觀。
不知具體怎么操作的同學,可以試試這幾個:「布魯斯問卷」、「霍蘭德職業興趣測試」、「MBTI職業性格測試」、「DISC個性測試」。
這些事比較直觀的自我認知的途徑,建議你每隔1年,進行一場對自己的對話。
2、摸清能力邊界,做出正確的選擇
做完測試后,相信你對自己有了比較清晰的認識。接下來,請你思考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你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明確人生目標,我們需要揪出它的官配CP:能力邊界。
它的好處在于,可以直觀地看到角色擅長和薄弱的技能。
回歸現實,我們也能像游戲人物一樣,分析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是什么,然后畫出「能力蛛網圖」,明確自己的能力邊界。
如果不清楚自身優勢,建議從性格、愛好、優勢、劣勢四個方面入手。
1)你性格怎樣
。你是個直爽樂觀,還是內向委婉的人?直爽樂觀
。你喜歡獨處,還是更喜歡社交場合?獨處
。你喜歡上臺演講,還是更喜歡默默聆聽?聆聽
從性格方面出發,考慮的主要是今后職業的類型,和晉升的方向。
就像性格內向的人,錯選了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的工作,結果不是辭職,就是崩潰的。
另外,當職業到一定高度后,就會勉勵成為「管理層」還是「資深專家」的選擇,而這時候,性格因素會起到大的作用。
2)你喜歡什么
。你從小到大做什么事情最多?幻想最多
。出學習和工作外,花在什么事情上的時間和精力最多?跑步
。做什么事情,會讓你不由自主感到開心?研究新事物
通過這個清單,你能鎖定1—2個你最感興趣的事物,然后思考掛鉤的職業方向。
比如,愛畫畫的當設計師、插畫師,愛寫文章的去當內容編輯、小說作者等。
如果你還不知道最感興趣的是什么,建議直接以賺錢為目標,多賺點錢是沒錯的。
3)你擅長什么
。從小到大,別人夸你最多的是什么?學習好,后面自己荒廢了
。上次產生巨大的成就感,是在做什么事的時候?堅持跑步一年
。做什么事情,對你來說毫無壓力,但別人可能不太輕松的?挑戰新事物
除了社會后,千萬不要想著補齊短板。一定要扎根在你的優勢上,這樣你會以火箭的速度前進,狠狠甩開身邊的人。
而選擇短板,無異于硬生生把出發點往后拉,還在前進的路上撒了一把釘子。
所以,你應該想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里,讓你的人生目標在優勢的加持下,達到縮減路程和難度的目的。
這樣,同樣的終點,別人可能騎著自行車,而你卻是開著超跑。
4)你害怕什么
其實明確以上3個點,你的職業選擇已經很清晰了。
最后提出這一點,是因為需要「查漏補缺」:即使一份工作滿足以上所有要求,但只要發現1個致命弱點,那就盡快甩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