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9日
愛情是石頭。
石頭的堅硬,放在哪里都一樣,以至于每個人都習慣于拿雞蛋碰石頭,甚至于以身試法,頭破血流。正因如此,石頭被賦予了武器的攻擊性,成為攻城掠地的利器。常見于8、9歲的頑童手持數枚石子,依仗街角墻頭的地理優勢,玩著互相廝殺的游戲,不鬧個你死我活誓不罷休。遙想公瑾當年,草船借箭乃是因為過河時沒有踮腳的,只能在船上遠距離攻擊。石頭太沉,吃水太多,唯有使用國人引以為傲的火箭,否則,石頭定會成為這出流傳千古的橋段的主角。愛情呢?花前月下暫相逢,依依惜別兩眼淚,哪里像石頭!殊不知忘了某位哲人說過的愛情會讓一只老鼠像貓求愛,也會讓一只小蛇吞掉大象。到其時,雞飛狗跳,可謂哀鴻遍野,慘不忍睹。什么愛情的天長地久,一石頭砸碎;什么愛情的山盟海誓,一石頭砸碎;什么愛情的矢志不渝,一石頭砸碎。石者,利器也。
石頭的多變,猶如美女蛇。不是魯迅筆下的那條,是萬年前沒你沒我時伊甸園里的那只,有一條小蛇,一棵蘋果樹,一男一女,滿院子里自然灑落著數不清的小石頭,大的、小的、方的、圓的……話說那天尚塞畫布下經典的蘋果熟了,亞當和夏娃在代表愛和性欲的小蛇的誘惑下,摘下了一個又一個的蘋果。故事在此有了細節,正如電視里孫悟空和白骨精也會是情人,亞當摘蘋果時候其實腳下確有踮腳的,那就是石頭,他把方的、大的放下面,站在上面正好夠得著。你說愛情如果沒有這樣斑斕多彩的故事情節,沒有這樣勾人魂魄的動人畫面,甚至于缺少了一條小小的美女蛇,整天只是饅頭、稀粥和咸菜,愛情還叫愛情嗎?對了,蛇代表愛和性欲,這是某某著名研究者得出的確鑿結論。
石頭的大眾,說明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它,其實一文不值。街上的乞丐可以拿它做刮痧,掛下一層一層的污垢;有錢的主兒可以拿它做老婆,整天擺在臥室床頭作家有嬌妻,其實不就是多少年前某某更加有名的主兒死后陪葬的嗎?所以說,別看只是一個石頭,身份地位普通,但若是放在不同人的身邊,命運自然大為不同。麻雀變成金鳳凰的故事比比皆是,今天報紙頭條,某某石頭嫁進香港豪門、某某石頭和80歲著名某某喜結連理……殊不知,還沒等炕頭睡熱乎,就鬧出了某鉆石王老五暴打著名某某石頭、某著名演藝明星感情破裂痛不欲生的丑劇。何苦,只是一個普通的石頭,何必非要給自己打上一個“古玩珍品”的標簽,非要讓自己與眾不同。近期,某人說“《蝸居》讓80后女子有了當二奶的沖動”,我倒要問問,這個年代的白毛女,內心里是不是愛著黃世仁?如果不是,白毛女確實要當二奶了。這個就是我們所處時代的尷尬之處。因為,太大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