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領導班子中,副校長既是一個重要崗位,又是一個特殊角色,說它重要,因為副校長是一校之長的左膀右臂,校長對某些重大事情的拍板定案大多數來自副校長給出的主意;說它特殊,因為副校長在領導群體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關鍵作用。為此,我認為做好副校長工作,關系到領導班子建設的整體水平,關系到集體領導決策的正確方向,關系到學校未來的發展趨勢。作為副校長應該怎樣工作,我認為應該做到以下四點:
一、服從而不盲從。在領導班子中,校長只有一個,而副校長則多個,副校與正校雖有一字之差,但職務級別不同,權力范圍不同,承擔責任不同。校長是學校的法人代表,副校長是校長的助手,其關系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是上級與下級的關系,是命令與服從的關系,是“大王”與“小王”的關系,同時也是服務與被服務的關系,校長是一面旗幟,打向哪里,副校就走向哪里。換句話說,副校長須服從校長,沒有服從就沒有領導,沒有服從就沒有向心力,沒有服從就沒有成功。因為校長是組織的領導核心,是學校這個集體的總指揮官,是集體中領導的領導。
從理論上講,副校服從正校天經地義,但在實踐中并不意味著對正校的盲從。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副校長是服從,還是盲從?我認為:不能盲目服從,我們要動腦分析,用心思考,多角度考慮,深層次分析,分清利弊,然后創造性地執行任務。等事情辦完后,要及時向校長匯報,概括說明沒有執行校長的充分理由,明智的校長也就不會有啥想法,還會給予充分的肯定、高度的贊揚。
二、到位而不越位。在學校領導集體中,不管校長也好,還是副校長也罷,不過是崗位不同,分工不同,但育人育才的奮斗目標是相同的。因此,都要盡職盡責,盡心盡力,全力以赴,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大而言之,為了學校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小而言之,為了自己更好的生活,活得瀟灑,活得快樂。在工作中,副校一定要大膽,敢于負責,敢于碰硬,敢于啃硬骨頭,迎難而上,還要敢于創新,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對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做到橫到邊,縱到底,有鼻有眼,有棱有角,有根有蔓,讓領導放心,讓教師滿意,讓學生認可。對自己的工作要分管到底,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副校在自己管轄范圍內的,能自己解決的一定要自己解決,一定要認清“孩子哭抱給娘”的做法是最愚蠢的,絕對是下策的下策。除非是重大問題,涉及到面廣、事雜、人多、錢大,超出了自己的管轄范圍,自己不能解決,也根本解決不了,才能上交給領導,否則,決不能把矛盾上交。領導愿意聽的,絕對是幫助下屬定的多種方案而選擇最佳的辦事方案,而不是自己一點沒有思路而讓領導出主意。
三、分工而不分家。校長和副校分工不同,校長管全面,副校管一片。分工是為了提高效率,分工是絕對的,沒有分工構不成有序的工作循環,也分不出工作的優劣,只有明確分工,分清責任,才能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才能充分調動每一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就我校而言,有教學校長、德育校長、后勤校長,三個副校長都有明確的分工,在校長的統一領導下,各負其責,各司其職,但是他們之間的工作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彼此互相聯系的。如果把副校長的分工看作是校長的“分力”的話,那么如何使各個“分力”達到力量最大,效果最佳,產生一種新的遠遠超過各“分力”簡單相加的新的力量,這就要做到分工不分家,在實際工作中,應該做到: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制度上分,關系上合;業務上分,效果上合。
四、補臺而不拆臺。在一般情況下,校長都是由政治比較成熟,領導經驗比較豐富,業務水平比較高,工作能力比較強,領導才干比較全面的同志擔任,但這并不是說副校長就難以有所作為了。古人說得好:“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客觀世界本身是豐富多彩的,千變萬化的,而我們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和把握,由于種種原因,總是或多或少地帶有一定的局限性,誰也不能了事入神,誰也不能天衣無縫。在現實生活中,副校長正是走向校長的必要階梯,副校長崗位也是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如果沒有副校長的工作經歷,即使干上校長也不會長久,那是因為它不符合選人、用人的客觀規律。實踐證明:能做好副校長,也能做好校長;副校長做不好,做校長也不行。因此,我認為做好副校長首要的一點,就是為校長補臺,為其他副校長搭臺,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從而達到一個共同的理想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