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先生一起去電影院看了《綠皮書》。我在之前已經大概了解了一下這個電影的主題,反映了美國的種族歧視問題、社會階層問題、兩個不同膚色和階層的完全不同的人之間的矛盾和沖突,以及到最后兩人結成了深厚的友誼。
影片最打動我的,有幾個地方:
1.黑人鋼琴家雖然社會地位很高,很有錢,但卻是一個極其孤獨的人。
他獨自喝酒的場景;他談到自己的婚姻失敗;他談起他和他哥哥的關系……都可以讓人感受到他深深的孤獨。
2.與黑人音樂家的孤獨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身處社會底層的白人司機的家庭:夫妻恩愛、父母孩子關系和睦;經常和妻子的家人們在一起娛樂、吃飯,一大家子人一起過節,讓人感覺其樂融融。
3.黑人鋼琴家在影片最后的黑人酒吧里的彈奏和表現,我感覺是最真實的和最有活力的。他的笑容是那么的燦爛,是真正發自內心的開心的笑。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以前數次的正式演出,每次彈奏完后所展現出的"社交性"的禮節式的笑,感覺好生硬好假啊!
影片看完后,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無論物質條件怎樣,人與人之間的真情最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