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提出問題,不需要一個答案,而是需要體驗尋找答案經驗與方法!

之前有家長說:

我的孩子不會提問,不敢提問或沒有問題…

嗯……其實所有的孩子都會提問,因為有好奇心啊,只是他們的提出來的問題被對待的方式讓他們讓他們失去了提問的興趣。

在孩子提出問題:

什么是人生的意義?

有的家長擔心孩子會胡思亂想,萬一想虛無了怎么辦?萬一自殺了怎么辦?其實……擔心太早,我們需要的是去了解為什么問出這樣的問題?看到了什么?經歷了什么?他怎么想的?

那我們怎么回答孩子呢?

  1. 岔開話題,敷衍過去。“你作業做完了嗎?沒做完想這個干嘛。”
  2. 用一個“謊言”來保護孩子。“人生有很多意義呀,你看你讀書對你的未來就是很大的意義”
  3. 給孩子一個肯定/否定性的答復。“有意義!(堅定的眼神看著孩子”

可以是,你們知道嗎?!提問之后最美妙的過程其實是解答與探索的過程啊!這樣就被剝奪了這樣愉悅感,所以孩子都不會繼續保持好奇心啦。因為樂趣都沒有啦!!

過去三年,蜂窩一直在和孩子的問題在打交道。我想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我們怎么看待孩子的問題,以及解決孩子問題的。

先說,為什么關注孩子的問題吧,我做教育的開始,深受一個叫蘇伽特·米特拉的印度老頭影響,他獲得2013年TED特別大獎。他說過一句話:

“如果孩子有興趣,教育就產生了。”

那,孩子的興趣怎么產生?孩子的興趣的產生來自于人類的天性,好奇!

繼續挖下去,洞察孩子對于什么事情好奇最好的方式就是收集孩子的各種各樣的問題。

所以,蜂窩想盡一切辦法收集孩子問題:

線下收集
線上收集

我們成為了問題收集專家,這是成為解決專家的開始!

這些提問都是蜂窩7-12歲孩子提出來的問題(很酷吧!我也覺得,驕傲臉

他們進行投票,選擇他們共同感興趣問題,并進行探索。而在探索的過程中,每一個孩子都極其專注的參與到其中!一個小時不上廁所!

其實,收集了這么多我還發現,其實,孩子有了興趣,以及教育產生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源源不斷的持續動力,讓孩子奔跑到學習的道路上去。

所以,總結一下,我們為什么在乎問題,原因是:

  1. 基于孩子的好奇心,找到學習興趣。
  2. 能有一個切入點,與孩子探討從問題切入之后的廣闊天地。
  3. 一次次的問題解決,讓孩子擁有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

那怎么才能回答好孩子問題呢?

我們需要給自己一個立姿態!

我們不是在回答孩子問題,只是在一起探討/解決問題,試圖在過程中能總結一些經驗,留著以后用!那就更棒啦!

之后只需要兩步走!

第一步 詢問

詢問孩子為什么要問出這樣的問題?

還是繼續用

什么是人生的意義??

對死亡,對生命的思考是一個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然需要思考的問題。如果我么害怕孩子思考造成后果……不讓他思考,那……他真就不會思考了么???問題還是沒有解決,依然在腦袋里面…哪個更可怕?

所以,大家都這么想過!

說回來,孩子告訴我們,是因為

最近他養的一只寵物死了,讓他想起了自己活著有什么意義。就像貓一樣,最后不也會死亡嗎?

怎么回答?請看第二步!

第二步 搭建框架

這個時候,馬上給一個答案真是孩子需要的嗎?不是。我們需要為孩子構架回答問題框架,讓他能在框架中探討,學習。

上文已經說過,孩子不需要一個簡單的答案。因為這樣十分無趣,因為這是在說大道理。同時,從教育視角來說,孩子未來依然還會出現相同的問題,未來……怎么辦?他需要的是自己解決這些問題的能力!

那來看看蜂窩是怎么設計成課程,給孩子回答的吧~

課前挑戰:嘗試給“人生”和“意義”兩個詞語下一個定義

超能力卡12 下定義

因為孩子在談“人生”與“意義”兩個詞語的時候,我們不確定他們的理解是什么樣子的,我們需要讓孩子有一個共識。

直播課討論

1.引入:什么是人生的意義?
為小朋友播放視頻

播放網上采訪路人的視頻,了解不同的人怎么看待人生的意義。(視頻中非常多的人都是在逃避回答問題的)

2.什么叫“人生”?
小朋友說,直播畫出來

問問,為什么是這個物品?它有什么特質所以像你的人生?

3.什么叫“意義”?

如果剛才你找了一個物品代表你的人生,那,和它匹配的“意義”可能是一個什么物品?


用物品來談是很好的切入點
4.“人生”有多少“意義”

4.1在“人生”畫板中找出一件呼聲最高的作為接下來課程的“人生”例子,同樣在“意義”中挑出一件;


(例如:杯子和水)

4.2在我們剛剛出生的時候,你覺得自己的“人生”里裝了多少“意義”?

(空的慢慢加減?滿的慢慢加減?)

4.3現在,我們的“人生”里有多少“意義”?

從0-10的刻度里,選一個刻度。為什么是這樣的刻度?

4.4你希望自己將來的“人生”里裝多少刻度的“意義”? 和現在不一樣的話,為什么?

小結:哈哈,這個是咋們玩兒的想象噢,意義在我們的生活中可不是什么容易算出刻度的東西~

4.5人生一定要有意義嗎?可以有“無意義的人生”嗎?


霧霾做成磚的小哥
5.各種人,他們這樣說人生的意義:

(img)

6.每人聊聊今天的收獲/反思/疑惑。

現在,或許我們可以回去好好思考下,人生有沒有意義,有的話是什么?沒有的話可以干嘛?

7.如果你覺得人生要有意義,那就從我目前最向往的“意義”開始:

7.1 思考現在覺得最向往的人生意義是啥?嘗試把它畫到遠處;

思考這一路里,第一件可以做的事情是啥?可以找人給你建議噢。

7.2如果你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從最有趣的事情開始玩兒吧!

思考目前覺得最感興趣的3件事情是啥 做這3件事情相關的小事情? 邊玩邊記錄,邊記錄邊反思。

是的…基于框架循序漸進的和孩子一起探索,里面看似有答案,可最后的答案都是孩子自己總結出來的,每個孩子都十分開心,而且這這樣的探索過程是無可替代的!

最后,如果你想2分鐘了解這樣的設計怎么討論?
點擊這里[https://v.qq.com/x/page/s0328pxivbb.html]

有了問題,搭建框架,持續探索

是的,孩子的問題就是這么難回答……因為我們不僅需要理清孩子為什么要問這樣的問題,還需要為孩子搭建探尋問題的框架,讓孩子在未來遇到相同問題的時候,也能用類似的方法來解決自己的問題。

很酷吧?孩子的問題是源源不斷的,而我們永無給他一個最優解,他需要自己去探索,學習,摔跟頭,爬起來繼續學習!

蜂窩3個月課程,能讓孩子有意識自己解決問題~來吧!

掃描二維碼查看詳情與購買~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