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而簡 美洲豹
絲瓜又稱勝瓜、菜瓜,原產于印度,屬于葫蘆科植物,大約在宋朝時傳入中國,成為人們常吃的蔬菜。現在主要在東亞地區被廣泛種植。目前,供蔬菜用的絲瓜主要有兩種,即普通絲瓜和有棱絲瓜。前者大江南北均有栽培,后者主要在華南栽培。
絲瓜的果實,不僅可以食用,還可以用藥。早在《本草綱目》有記載:“絲瓜,唐宋以前無聞,今南北皆有之,以為常蔬。嫩時去皮,可烹可曝,點茶充蔬。老則大如杵,筋絡纏紐如織成,經霜乃枯,滌釜器,故村人呼為洗鍋羅瓜。內有隔,子在隔中,狀如栝萎子,黑色而扁。其花苞及嫩葉卷須,皆可食也。”
1、做菜
它的嫩果實,是一種日常的夏季蔬菜,由于具有清涼解暑的功效,許多人都喜愛吃。做法也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炒菜和做湯,都十分的美味。特別推薦一種絲瓜的吃法——-絲瓜木耳炒鮮魷。具有美白、抗衰老、消食、防癌、健腦、活血的功效。
材料:絲瓜1根,雞蛋2個,香菜、食鹽、香油、植物油適量。
做法:
① 絲瓜洗凈去皮切片,雞蛋打散備用
② 鍋中放少許植物油,放入絲瓜炒軟后倒入適量清水
③ 絲瓜洗凈去皮切片,雞蛋打散備用
④ 鍋中放少許植物油,放入絲瓜炒軟后倒入適量清水
⑤ 水燒開后加鹽調味(一個絲瓜的話加兩碗水即可,水不宜過多),倒入打散的雞蛋液
⑥ 滴幾滴香油加入香菜末即可
2、洗具
成熟時期的絲瓜里面,會結成網狀纖維叫做絲瓜絡,可代替海綿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
3、入藥
① 絲瓜絡還可供藥用,有清涼、利尿、活血、通經、解毒之效。
② 絲瓜籽最經典的作用是用于驅蛔蟲,搗爛后裝入膠囊之中,睡前服用,有很好的驅蟲效果。絲瓜籽還可以用于治療腰痛,將絲瓜籽炒焦后,用黃酒研磨成糊狀,過濾后將黃酒內服,將濾除的渣,敷在腰間患處。絲瓜籽還可以用于治療月經不調、腰痛、便秘、潤腸、食積黃疸等癥,有清熱化痰,潤燥的作用。但絲瓜籽不適用于脾虛的人,孕婦也不能用。絲瓜籽還有下奶的作用。
關于絲瓜絡治病的故事,在明朝弘治年間,河南府下盧氏縣有一個張員外,他為人慷慨和善,由于他常常樂善好施,人們都很尊敬他,他在當地頗有名望。他雖育有一子,且長得面如冠玉、長身玉立。但不知道何原因,張公子自束發之年后,每每走路足心易出汗,并且時常伴有惡臭綿綿。在冬天還好,在夏季的時候,惡臭的讓人難于接近,這樣員外一家十分苦惱,他們訪遍名醫都束手無策。有一天員外聽說,鞏義慈云寺凈慈法師與河南府做客。遂連夜趕往河南府,尋求大師幫助。凈慈法師聽說了員外的事之后,便和員外一起回府。見到公子后,遂命人摘下院墻上天羅(絲瓜)三五顆。剝掉外衣,配中藥熬制天羅(絲瓜)水,讓公子服下。另叮囑員外說“取四顆天羅,以中藥浸泡數日后曬干,取其經絡,執入公子鞋內,如此堅持數月,足疾定好。”沒想到過了幾個月之后,公子的足疾真的痊愈了。此事瞬間成為佳話,遂被后人紛紛流傳!要問其奧妙所在?精髓原乃絲瓜絡!絲瓜絡原本就是中藥,吸濕除臭顯奇效。
我們在選食絲瓜時一定要注意,發苦的絲瓜有毒。如果炒熟后的絲瓜有苦味,一定不要食用。生物堿糖苷作為一種正常的天然成分在植物中存在的含量很低,一般不影響食用品質。但在貯藏過久或貯藏條件不足時,食物會發生腐敗變質的現象,這時生物堿糖苷就會大量的積聚,食用后可能就會導致中毒的發生。
絲瓜一般人群均可食用。但是體虛內寒、腹瀉者惡人不宜多食。還有月經不調者,身體疲乏、痰喘咳嗽、產后乳汁不通的婦女適宜多吃絲瓜。
學習更多有關執業藥師、中藥師,請關注“精而簡醫考網” 或(jejykw),接收重要考試通知,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