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飛科技,估計知道這個公司的人不多,這也符合一個技術創業者低調務實的風格。但是這家公司5年前3個人手握50萬啟動資金,從頭到尾從未融資,完全靠技術持續盈利,發展到今天130人,年營業額超過2億并且估值過億美金的純技術公司的創業經歷,活脫脫為技術領域從業者和創業者創立了以低調的姿態做高調的產品的神話,這故事說出去也是奇葩。如此低調做事,不吵鬧不互撕,舜飛科技安安靜靜地做自己的技術和服務,利用口碑為自己宣傳,成就了今天的輝煌。
相反,開源中國大家并不陌生。當一家低調的技術公司和一個火熱的社區碰撞后,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呢?近期,這家中國最大的開源技術社區邀請到將舜飛科技推向營銷技術尖端的傳奇人物 - 舜飛科技創始人兼CEO張小白 - 請他為開源中國社區的廣大技術人才和創業者分享舜飛科技的傳奇經歷,同時為大家揭曉純技術人才如何打造一家優秀的技術公司。張小白在此次訪談中,向我們揭開了舜飛神秘的面紗。
OSC:能否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舜飛,以及您個人的從業經歷?
好的。舜飛科技是一家營銷技術公司,本質上我們是通過RTB技術整合互聯網流量資源,用算法+數據對全網流量進行更合理利用的商業模式。目前我們每天要處理全中國280億的流量,包括騰訊、百度、阿里、優酷等,幾乎覆蓋了所有PC+移動的媒體。
2005年在網易工作,2006年腦袋一熱開始第一次創業,做廣告監測和數據分析的項目,后來證明沖動是魔鬼,第一次創業的兩年基本上是交學費了。2008年加入廣州一家游戲公司做技術負責人。2011年5月創辦舜飛科技,從3個人開始,發展到現在有130多人,并在持續不斷擴大,在北京、上海、廣州都設有辦公室。
OSC:什么契機讓您創辦舜飛?
首先,我自己在廣告和監測方面有多年的技術積累;從商業角度來看,廣告是互聯網最基本的盈利模式,市場非常大。我們看到的包括百度、阿里、Google、Facebook這些互聯網巨頭的主營收入都是廣告,而支撐這么大規模收入靠的是廣告技術。廣告+技術是天然的組合。我們現在所做的程序化營銷平臺,不需要考慮流量來源的問題,只需要專注于用技術提升廣告的效果和價值,而且是超大并發、以數據和算法為核心的模式,非常適合有追求的技術人才。
另外,作為技術出身的人,自己始終有“打造一家優秀的技術公司”的情結。希望能夠跟優秀的技術伙伴一起做點有意思的事,同時又能夠對技術社區有所貢獻。
OSC:舜飛的產品是基于當下很熱的大數據展開的,您怎么看待現在大數據的整體挖掘和運用呢?
海量的數據在不被使用的時候是沒有價值的,數據應用于服務才會產生價值,目前整個互聯網對大數據的概念有些過度炒作;我認為數據應用價值可以分成三層:
1.管理數據(包括數據收集、存儲和整理)
2.靠數據分析問題
3.靠數據解決問題,從前到后的應用價值依次遞增
目前大多數公司依然停留在第一個層面,過度強調數據本身,而沒有考慮數據如何解決問題。
相對來說我們對數據價值的理解更加深刻,對數據的使用也很務實。我們有數據管理層面的產品和技術,包括自主研發的存儲引擎、DMP平臺、TagManager等產品;也有數據分析層面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包括我從2006年開始做的用戶行為分析產品,和最新的AB測試產品;還有直接靠數據解決問題的產品,比如DSP、SSP、動態創意(Dynamic Creative Optimization)。前兩類的技術和產品是后面能夠直接解決問題的產品的輔助。從技術的角度,技術難度和價值不分先后,甚至數據管理層面的很多技術難度更高;但是從商業的角度,我們更強調用數據解決問題,創造可量化的價值。因為只有價值可量化時,商業模式才足夠清晰。
從全球來看,目前最成功的大數據商業變現模式我認為只有廣告和金融,有趣的是,這兩個都叫“程序化交易”。
OSC:您認為現在管理數據的難點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數據管理層面的技術難點,在商業應用中我們看到以下四個較大的挑戰:
1.?大規模數據的快存快取,實時存取依然是挑戰。這里面有一些開源典范,比如Redis是很好,但是默認不支持集群,而大規模商業數據需要集群支持,這是難點,需要自己實現。比如在舜飛,我們要每天對280億流量的每一次請求做實時判斷,從十億級的DMP庫中快速提取特征數據,20ms內完成計算評估價值,返回出價和內容,簡單的Redis完全無法滿足;
2. 大規模數據的多維度復雜關聯實時查詢。在小數據量情況下,MySQL等數據庫可以滿足,但遇到大規模數據時就無法滿足了。比如舜飛的數據分析產品,類似GA,支持實時的自定義多維細分、自定義留存分析等功能,當數據量大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我們發現免費的數據庫無法再滿足這些需求,最終我們是自己實現的數據庫存儲引擎;
3. 數據同步性,尤其是數據跨機房同步。當數據量非常大且需要實時同步的時候,這樣的需求是非常大的挑戰。
4.?數據應用層面,數據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不同的數據隨著時間推移,在數據消費環節有不同的權重值。如何科學地計劃和管理數據生命周期,最大限度提升數據的利用價值,是數據應用的重點方向和重要課題。
OSC:以您專業的視角,結合互聯網用戶習慣的演變,談一下這幾年廣告渠道的演變與趨勢。
我認為最近三年的變化非常大,主要體現在這樣幾個方面:
1. 渠道整合。原來分散式從優酷、騰訊、新浪等網站進行媒介購買,還有從媒介代理公司購買媒介流量,到現在通過平臺,集中式、程序化購買全網流量,這是一個巨大變化,也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
2. 移動互聯網發展迅速。三年前程序化廣告平臺上的移動廣告資源很少,今年舜飛DSP平臺上移動互聯網的廣告占比已經超越了PC,廣告主也在向在移動端傾斜投放預算;
3. 程序化帶來理想化的實現。原來是靜態廣告,直接傳一個廣告調到網頁上;現在是從數據庫中匹配適合的廣告再到網頁上,精準營銷,讓每個人都能在合適的時間看到適合他的廣告。精準營銷的實現與技術變革有很大關系,是技術的進步支撐著營銷的精準化,這就是剛才提到的“廣告是大數據在商業領域最好的實現”。
OSC:從投入廣告的量的維度來談,有明顯的變化嗎?
變化還是很明顯的。從宏觀角度看廣告產業,報紙、雜志等傳統媒體的廣告銷售會愈發艱難,大量用戶在越來越快地轉向互聯網,跟隨轉移的是廣告預算,以及日漸豐富的移動廣告形式。廣告賣的是用戶注意力和用戶時間,整個廣告產業的趨勢都會以用戶的時間花在哪里為導向;
從數據上看,也能看到這樣導向的趨勢,現在用戶獲取信息的方式和渠道越來越多樣化、碎片化,之前靠簡單粗暴的認知引導銷售已經行不通,特別是90后對傳統品牌的認知和接受程度相對較低,這個時候就需要企業不斷做實時營銷、效果營銷,實時跟隨和拉動你的目標受眾,這需要更多、更高標準的營銷投入,才能有效占領目標受眾的眼球和注意力;隨之而來的是對營銷管理的越來越高的要求,要全網覆蓋、要跨屏識別、要了解技術手段和營銷創新的可能性;
品牌預算往效果預算遷移,即時完成決策和轉化:原來消費者通過電視廣告到線下商店購買,現在通過電商直接線上購買、直接訂餐,越來越多的消費決策和行為在線上實現,將營銷和銷售進行跨渠道、跨屏幕直接打通。所以現在互聯網圈流行產品和體驗的說法。大數據和營銷技術在里邊的價值越來越大。
OSC:您可以簡單回顧一下您的創業經歷,談一下收獲感想嗎?
創建舜飛之前我有5、6年工作經驗,有技術儲備、行業認知和管理團隊的經驗。第一次創業比較失敗,因為當時技術儲備還不到位,也缺乏對商業的很好理解和創業經驗,又沒有人才和資金儲備,屬于盲目創業。現在很多大學生創業一樣,看到一個點一個機會,自己還沒想清楚如何實現就去做了,失敗率會很高,這些都是自己第一次創業的經驗教訓;所以第二次創業時,自己看的比較清楚,需要怎樣的資源、儲備、經驗,更務實的去做戰略、做執行,才到了今天的規模。
OSC:公司核心團隊的成員做過哪些項目,您對于團隊的選擇標準是什么?
團隊技術成員很多都是從BAT過來的,有來自百度競價系統和阿里云的架構師,也有來自騰訊廣點通和騰訊廣告平臺早期團隊的成員。管理層有來自倫敦的TMT投行專家,也有來自WPP的品牌專家和世界頂級科技公司SAP的資深數字營銷負責人。我們的團隊還在持續壯大。
至于舜飛技術團隊選人的標準,我們的核心理念是:優秀的人在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我們看重基礎+學習能力+工作習慣。首先公司是商業組織,需要快速輸出并創造價值,技術的基礎需要很長時間積累。優秀的人的一個基本素質就是很強的學習能力,同時我們強調“習慣”,因為習慣是一個人20多年的積累,外力基本上很難改變。
大家都叫我“小白”,實際上每個人都是“小白”,每個企業,每個人要想能夠持續領先,就必須不斷的學習新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把自己當作“小白”,不斷學習。“小白”是一種文化,所以我們強調學習能力。
另外,我們在技術的選型上也更加務實,語言只是工具。沒有最好的語言,選擇最合適的語言,達到目的才是關鍵。在開發上,我們非常注重開發效率,對公司、對我們每個人來說,最寶貴的是時間,用有限的時間做更多有意義的事情是我們的一個價值觀。所以我們后端選用性能優異、計算能力強、開發效率高的Go語言;前端用js+nodejs實現自己的全棧開發框架。這使得我們用更少的人,更少的錢,更少的時間,卻做了比競爭對手更多的事情。
同時也因為這樣的技術選型,我們可以對人才進行天然的篩選。我們用的技術比較小眾,對于優秀的人才來說,語言不是障礙;對于水平一般的人,基本上無法參與工作。
OSC:舜飛在整個行業里的技術競爭力處于什么水平?
還是通過數據來說話吧。我們的DSP廣告平臺每天承載的數據流量是280億競價請求,覆蓋了中國全網的網民。從流量規模可以看到對技術的挑戰,我們承載這些流量只用了50多臺服務器,也側面證明了我們的技術競爭力。
而我們做的遠不止是承載流量,還涉及很多復雜精細的算法,還要做精準有效的廣告推薦;280億日流量的背后有龐大的計算機群在做實時計算,判斷每次看廣告的人是不是目標受眾,做價值判斷和點擊率預估,判斷向這個目標受眾展示什么樣的創意……這對算法和性能的要求非常高。
OSC:您如何評價技術人員?以及開源精神在程序員中的普及度?
我覺得技術人員是很有趣的群體,他們的思維線路很簡單,喜歡做、喜歡鉆研一件事情,就要把它做好。大部分程序員是樂于奉獻的,但中國企業普遍在這個層面比較現實,追求盈利;所以中國公司在開源領域做事情的不多。BAT雖然也在做,但相對于他們從開源社區獲取的價值,現在的貢獻還不夠。
如前面所說,我一直有“做一家優秀的技術公司”的情結,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技術公司的價值不應僅僅用賺了多少錢來衡量,很多開源技術本身并不賺錢,但是他們卻從根本上改變著這個世界,像Linux、MySQL、Nginx、Apache等等。我們看到的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在使用這些開源技術。
我認為一個優秀的技術公司,在享用這些技術賺取利潤的同時,應該更多思考如何回饋開源社區。我們一直在開源自己的技術,大家可以到Github上使用,未來還會持續開源更多我們的技術。中國的開源事業要前進一步,對于程序員和所有互聯網公司來說,都要有更多的貢獻分享的思維。
OSC:您對技術眾包有所了解嗎?
我認為眾包有很大的市場和商業價值。眾包本質上是對開發資源的更合理和更高效的利用,這和我們的商業模式邏輯一致,我非常看好這種模式。當然也有挑戰,最大的挑戰之一在于如何把眾包標準化。相對于適合個人眾包的H5頁面、小工具、功能清晰的APP這類比較容易標準化的工作,舜飛的開發項目通常是非標準化、溝通密集型的,有很多技術難點和挑戰需要頭腦風暴、鉆研探討,這類項目不一定適合個人眾包,但依然可以做團隊眾包。我認為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專業型技術團隊,專門解決某個垂直領域的技術題,眾包未來的市場潛力非常大。
在營銷領域,營銷技術(marketing technology)正在成為一個龐大而復雜精細的行業,營銷技術的眾包將會越來越普遍。舜飛已經計劃將核心技術開源,希望有更多的開發者參與進來。
舜飛 l BiddingX-最好的營銷技術。舜飛 l BiddingX是中國領先的程序化營銷平臺,對接國內外全部主流廣告交易平臺,提供包括RTB、PMP和PDB在內的全方位程序化解決方案,日競價請求量超過280億。舜飛科技(Sunteng)在每個營銷接觸點提供領先的技術產品,包括DSP需求方平臺、DMP數據管理平臺、ABTester、TagManager等,幫助廣告主更好地管理和使用數據資產,讓營銷更具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