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小的時候,我抱著一本小學生作文比賽的精選集反復閱讀,除了這本書,我沒有可以閱讀的文學類的讀物,我清晰的記得那本書被翻開時紙張的重量,就像開啟一扇殿堂的門那么重。
當我讀大學的時候,我坐在臥室的地上,身子靠著床板,CD機就在我的正對面,音樂如同波浪洶涌而來,而我像印度的瑜伽修煉者一樣,吸收吐納,紋絲不動。PK14的專輯我可以聽一個下午,因為在我的為數不多的CD里面,我真的很愛這張。我幾乎每時每刻都在聽音樂,聽那些我認為真正優美、強悍、激動人心的音樂。
而當智能手機開始普及的時候,一切都改變了。當音樂的獲得變得越來越便利,當你的設備里可以裝下幾十張甚至幾百張專輯的時候,你反而不再認真的聽音樂了。你有很多選擇,所以你不知道該怎么選擇。再者,數字音樂從一開始就不是為了追求完美的音質,所謂的壓縮,把所有能打動人心的頻率都切割了。我們從手機聽無數首歌,但真正能打動你的卻越來越少。可能你會以為是歌曲本身有問題,但實際上,根本不是。
文字也是一樣,當你真真切切的拿起一本書的時候,你會感受到文字本身。而電腦里的東西,永遠都是虛無的。我們的祖先把天地萬物都用文字進行了描述,包括所有抽象的事物和所有的感情。人類希望這一切都可以被記錄,就在我們身邊。但是,電腦的出現卻讓一切又回到了虛幻,我非常擔憂這種變化。
我是一個愛音樂的人,但是,我的心靈卻無法靠近我愛的音樂,我不知道我是怎么了。也許我花了太多時間在別的事情上,但我的直覺告訴我,事情并不是那么簡單。我常常感覺我無法安靜的聽音樂,哪怕是我以前經常聽的東西,我也會覺得很煩躁。我覺得,看到手機,我就已經很煩躁了。
如果連音樂都不追求了,那就真的沒有什么追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