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睡前的孤獨碎語

(一)

那天黃昏我到的家。爸早早在巷口等著我。冷風里的他還是一臉嚴肅,表情漠然,最多是一絲不經意的笑。屋里面熱氣騰騰,碗筷齊備,飯菜暖胃,溫暖的如兒時烤著紅薯的火爐。

第二天中午我要離開家。媽說,明天就是元旦了,都不在家吃頓飯再走嗎?說著已經幫我收拾行李。不多,兩三件御寒的衣服,她疊地整整齊齊放進我包里。

媽跟了出來,看著我鉆進班車。那一刻,我的淚不爭氣,鉆出了眼眶——我鉆進了寒冬,鉆進了生活的漩渦,鉆進了人生的單行道。

漢代李密上表陳情,三國徐庶北投曹操,宋朱壽昌棄官入秦,南齊庾黔婁嘗糞拜北斗……如龍應臺《目送》中說的,我卻用背影告訴他們,“不可追”。

“冬的溫柔,一半藏在了太陽里,一半藏在了親人的眼睛里。”

多少次我宣誓敬禮的時候熱淚盈眶,對他們我卻吝嗇極致到不說一句謝謝。世間安得雙全法,自古忠孝兩難全。

(二)

來這邊工作前的大概兩個月里,是一段黯淡陰郁的日子。當時在另外一座城市——同樣是離家在外,享受著孤獨。

回想起那段時間,就好似長夜不醒的夢,只望著頭頂一絲光亮,步履維艱,茍延殘喘。

那段時間最舒服的狀態是上班,還有跟別人接連不斷的聚會、喝酒、出游消遣……周末或者夜晚,一個人的宿舍,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吃火鍋,一個人的街道,周圍越喧鬧,我越覺得是寂靜無聲那么可怕。

其實說過晚安,就該老老實實睡覺的。可還是習慣使然,晚睡成性。鼓樓巷安靜的bar,不炫目的燈下,漂浮著檸檬片的啤酒,我是晝伏夜出的空氣。

但我知道,熬過去就好了啊。

也慶幸的是,生活已經讓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光亮和希望。

很久以前,有個人對我說,“今日種種譬如今日生”,太陽尚遠,但必有太陽。

(三)

極度的安靜中,又有很多聲音夾雜其中。

血液迸發,規律的的心跳聲。空氣中灰塵做著布朗運動,相互打鬧撞擊聲。還有,遠方的家里晚飯結束,水龍頭下鍋碗瓢盆的聲音。

讓人記憶深刻的聲音有很多。北島說,“深夜我們飲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夢碎的聲音。”

曾游歷過的某個偏居一隅、人煙稀少的廟頭。傍晚時候傳來深沉悠長的鐘聲的時候,我情不自禁靜立閉目聆聽,只覺得耳目清靜。那天我幻覺自己得到了點化,飄飄乎如遺失孤立,總有一天要羽化登仙。

窗外寒風凜冽,仿佛能聽得到雪花的緩緩飄落聲。

驀地想起一句話,“在充滿失望的旅途中不斷燃亮新的希望,大概也是人生的趣味之一。”

在漫長空洞的時間隧道里,我們都是穿梭其中的生物體,微渺的如塵如土,自由而孤獨。

我期待著,光明和溫暖擁抱我的那一刻,我的心會定平靜如水,不起漣漪。到那時候,孤獨日子里的故事會成為過去,被封藏高閣,隱秘而偉大,我也不再孤獨。

? ? ? ? ? ? ——2018年1月9日,冬月二十三,周二。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