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偏執,不是自大,不是自虐。我只是覺得和自己玩耍是一件特別開心的事。
我把我媽的朋友圈屏蔽了。
理由是她影響了我自high的心情。
我在咖啡店窩著看書碼字,本來想發個朋友圈,以表自己的勤奮。我以為有人說我裝十三,卻沒料把我媽招來了。
我媽說,你一個人嗎?不會覺得無趣嗎?怎么不找人陪啊?
三連炸,我的媽媽。
這種事情還發生在我一人旅游,一人跑步,一人吃飯上。
每次都是一連串的迫擊炮,一開始我用各種辯證法論證我的觀點,可是我發現,這一切都抵抗不了我媽,所以我索性放棄了。
誰讓我媽說的沒錯,我就是天性孤僻。
可怕的是,我從來沒覺得孤僻是一種病,反而引以為傲。
為此,我省去好多不必要的麻煩,輕松自在的很。
不合群,反而給自己和自己一個合群的機會。
浮躁世態,自我的身心交匯,是一件極其難得又美妙的事情。
01
小楠是我當年合租的室友。現在是一家律師事務所的金牌律師,年薪七位數。她這個人乍一開始覺得好難相處,后來漸漸發現只是面冷心熱。
她基本很少參加聚會。我那時每次下班回家,不是她還沒下班,就是在廚房做飯,或者一個人在房間看書。
周六日休息的時候,她會安靜待在家里研究各種卷宗,需要查資料的時候,她就會跑去圖書館。
她的娛樂活動其實也很豐富,去電影院看電影,在家看娛樂節目,去胡同口的小店淘東西,去爬山,去游泳……
當然,一個人的時候多,偶爾三五好友也是早早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媽了。
我跟她聊天的時候問她,每天的生活基本都是自己一個人,不會無聊嗎?
她莞爾一笑,說,怎么會,你聽說過哪個國王嫌棄自己的領土太大嗎?我就是自己生活的國王啊,個人空間就是我的領土,空間越大越感到舒適,就越能掌控人生。
我當時聽到這番話真是有些震撼。
因為當年我們都只是剛畢業不久的學生,稚氣未退,她竟然有如此覺悟和自控力真是讓人敬佩。
不參與無意義的社交,才能有時間做有意義的事。
02
如今這大多社交中,想挑出個志同道合之人,太難。基本都是貌合神離。把自己拉低要求,去求同存異,真真是無趣的很。
如同下棋,如果碰上真棋友,肯定要興致勃勃殺幾局。若碰不上,能左右手自我玩耍,也是開發智力的好游戲。
能夠自得其樂,感覺到萬物皆備于我,即我的擁有就在我身旁。
沒有人規定去逛街就要與閨密手拉手,獨自前往就好似裸著一樣抬不起頭。
反而你會驚奇的發現,自己去逛街反而會買的更快,挑的衣服會更合心意。
因為兩個人去選衣服時,勢必會按照各自的審美選擇.當自己滿意的選擇了某件衣服,對方卻直搖頭。最后買到雙方都喜歡的衣服后,大獲全勝般的回了家。
等到下次再穿的時候,卻發現這件衣服并不盡人意。于是束之高閣,永遠被遺忘在衣柜里了。
同樣的定律也會發生在吃飯,運動,旅游等可個人可群體的活動上。
我們做出的一切選擇得出的都是群體的平均值。各種個體之間彼此碰撞,彼此遷就,最后得出的一個折中方案。
大多時候這個群體智慧的結果并不能讓你滿意,只是勉強過關,還不如一意孤行來的完美。
03
我在上瑜伽課時遇到有一位楚老師,一身仙風道骨。與這大城市的浮躁格格不入,大有云深不知處的隱者風范。他常常一襲長袍,說話又風趣幽默。
我總是以為他是哪個大師門下弟子,卻不知他是國外名牌大學畢業,家境也極其優越。只是他性子淡,工作幾年后,厭倦了人情的虛與委蛇,便辭去高薪。
自己搬到郊區的一座帶院落的小房子,平時彈彈古琴,養養花草,隔三差五也會去印度進修。
有很多人說,中國的隱士文化,不過是些文人雅士是郁郁不得志想逃脫現實而已。
是,也不是。得不得志也是世俗所決定,不曲意迎合,必定不得志。逃脫現實,也是為了更好的獨處。
04
達爾文曾說,人類生存不過是不停的取悅他人。
于是我們不停的參加各種熟悉的甚至陌生的聚會,過著五光十色,聲色犬馬的生活。
這是一個不斷否定自我的過程。
你越加入這種生活,你就越會覺得自己平庸。而你越平庸,就會越想加入這種生活。
所以,你永遠都無法走出這個怪圈。
真相是,
我們真的能在社交中獲得快樂嗎?
一個人的時候為什么會感覺孤獨?
低質量的社交真的會比獨處更有安全感?
叔本華在人生的智慧中曾有一大篇幅闡述獨處的問題。
首先,生活在社交人群當中必然要求人們相互遷就和忍讓;因此,人們聚會的場面越大,就會越容易變得枯燥乏味。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自己。誰要是不熱愛獨處,那他也是不熱愛自由,因為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是自由的。
這段話足以回答上述三個問題。
獨處,便是完全成為自己。
你之所以不能夠,不愿意獨處,只不過是內心空虛。試圖通過無聊的群體活動來填充空虛。
可是你自己都不聽從內心的聲音,還想讓別人傾聽你的孤獨和寂寞。
即使對方能感同身受又怎樣呢?拍拍你的肩膀,摸摸你的腦袋,像對待一只流浪狗。
注定還是要流浪而已。
降低自我的標準,在良莠不齊的社交圈里逐一取悅,我們為了達到與他人相像,就只能拒絕大部分的自我。當然以此為代價,我們獲得了他人的好感。
可是獲得他人好感,除了有了一張爛好人卡,還有什么用?
獨處最大的好處就是能看清自己。可以自我博弈,自我沖突,自我凈化,完全體內消化。
一個人的自身擁有越多,那么,別人給予他的也就越少。
有一天,你發現在開滿綠蘿的窗臺旁,讀著一本書,心里都能感受綠葉舒展的聲音。
那是屬于獨處的力量。
所有文章禁止轉載,如需請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