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是傾聽者在進行溝通·《管理:使命、責任、實務(wù)(實務(wù)篇)》片段RIA
《管理:使命、責任、實務(wù)(實務(wù)篇)》,111 頁
首先,它意味著進行溝通的是信息的接受者。所謂的發(fā)送信息者,即發(fā)出信息的人并沒有進
行溝通,他只是發(fā)出聲波,如果沒有人聽到,就沒有溝通,而只有噪音。發(fā)送信息者或說或
寫或唱,但并沒有進行溝通。實際上,他也不可能進行溝通。他只是使得接受者——或更
準確地說是“感知者”——可能或不可能感知到什么。
I 標簽(3W+1H+案例)
什么是溝通,什么是主動溝通?
維基百科:溝通本義指開溝使兩水相通,動詞。現(xiàn)泛指人和人思想的交流。
MBAlab:溝通是不同的行為主體,通過各種載體實現(xiàn)信息的雙向流動,形成行為主體的感知,以達到特定目標的行為過程。
可以看到,溝通重點在于信息的雙向流動。
為什么我們在溝通的時候要主動溝通?又要主動傾聽?
既然溝通有了雙向,就存在主動和被動的區(qū)別。
所以就存在主動溝通,被動溝通,主動傾聽和被動傾聽四種情況。
對于我們來說,溝通力學什么,就是學習主動溝通和主動傾聽。
那么主動溝通和主動傾聽有使用邊界么?
這個問題等于白問,且看看不主動溝通和傾聽會出現(xiàn)什么問題吧,不溝通大約表現(xiàn)在不主動找話題,不主動填充談話空隙,不對別人的話做回應(yīng),不約人,不組局,不負責,不拒絕……
那么我們應(yīng)該怎么做才能做到主動溝通和主動傾聽呢?
1、作為主動溝通的人,從受眾出發(fā),了解受眾預(yù)期,分析受眾價值觀,就是主動溝通人首先要做的事情。
2、作為主動傾聽,需要先聽對方的觀點,然后準確復(fù)述對方觀點,主動理解對方觀點等手段。
A1便簽:5W+1H
昨天因為外面有活動,所以晚上回家已經(jīng)是9點半了,我精疲力盡的到了電梯口,尼瑪!電梯out of service,我的天哪,家住10樓,老天,你怎么可以這么折騰哦,怎么辦呢?只有慢慢爬吧。肯尼亞海拔1700,也算是高海拔的地方了,等爬到10樓,我已經(jīng)累屁了!
剛到家,準備洗洗刷刷,先整點東西吃吃,但也得先休息一下。
老婆來找我說:“今天我真是郁悶了,去車行看車,結(jié)果人家說車沒有貨”,
我說:“哦”,
她又說:“說要等上3個月才能有車,而且改裝的公司也排隊排很長。”
我說:“哦”
她接著說:"這個旅游旺季估計泡湯了,咱什么時候才能拿到車子呢?"
我接著說:“哦”。
突然她惱火了,很嚴肅的問我:“你有沒有在聽我說話啊,啥意見都沒有,就是哦”
于是乎,我突然想起主動傾聽這一節(jié),我之前看過,但是從來沒有用上,這不就是正好可以用上的場景么?主動傾聽能力分解為四個階梯:表關(guān)注、順情緒、贏好感、理思路。
我先得做到表關(guān)注啊。
于是我馬上打了個激靈:“我這不是認真聽的么?這個旅游旺季,我們要有自己的車子做生意,現(xiàn)在沒有貨,我們可以想想其他辦法啊,比如二手車,是吧。”
她沒有好臉色的和我說:“那你剛才為什么不說話?不給我意見”
我只好討?zhàn)埖恼f:“對不起啊,因為剛才電梯壞了,剛剛爬上樓回到家,我想先休息一下,沒有及時回復(fù)你的話。” 呵呵,這不是就是順情緒了?
A2標簽:(理解層次,有目標,并生動表達,冰箱檢測法)
SMART:
Specific(明確性)
Measurable(可衡量性)
Attainable(可達成性)
Relevant(相關(guān)性)
Time-bound(時限性)
從現(xiàn)在開始,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無論誰和你說話的時候,都要認真的傾聽對方的話,如果自己是在是沒有精力,可以提前說,如果接受了對方的話茬,就得做到主動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