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期一度留學圈秀成績大戰(zhàn)在朋友圈如期上演。
每個學期末的總成績都會以短信和email兩種形式,于凌晨的某個不確定的時間,發(fā)布到每個學生的手機上。這種恐怖來襲的程度不亞于isis入侵。
于是,頭一天晚上,群中就在激烈討論關于守夜等成績的問題。我是從來不等的。因為我是不熱愛學習的人,我覺得沒有必要在這個時候顯得這么熱愛和上心。我也是相信科學的人,我覺得會因為我的熬夜等候而多一分少一毫。
手機飛行模式安心的睡,早晨,睜眼,開手機,看短信。
我感覺到自己迷迷糊糊醒了,拿起手機,成績兩科過了,兩科掛了,我清晰地記得那個沖擊性的界面甚至每一科的數(shù)字,我并沒有不敢相信,有的只是擔心害怕,大腦開始飛速旋轉思考如何解決多出來的半年的學費和如何對家里打死也不說的方法。
然而我再醒來,發(fā)現(xiàn)是個夢,興奮又忐忑,又要拿起一遍手機了,萬一是真的怎么辦。。。。竟然沒有掛!還都是D!非常意外的成績。我開始有點沾沾自喜了。朋友圈里一大堆的HD刷屏也澆滅不了我的自得,因為他們都是刻苦學來的呀,而我深知自己這個學期沒有用一點心,簡直是“只要膽子大,七天都是假”的典范。
然而,這樣的沾沾自喜,也讓我自己鄙視。這和我所鄙視的那種“我考60分只用了5天學習,而你考90分用了200天學習,所以我比你學習能力強效率高”的歪理有什么兩樣。
這似乎成了一種風氣,無論成績多少,都以自己沒有努力引以為豪。
通過努力得到最棒的成績,才是最值得自豪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