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8月21日中國女排3:1戰勝塞爾維亞隊,衛冕冠軍。12年的蟄伏,12年的臥薪嘗膽,女排姑娘們再次問鼎冠軍。當天,收視率達到70%,奧運視頻單日播放超6億次,微博、微信朋友圈、QQ空間中閃動的都是女排姑娘們的身影,我們為之歡呼、為之流淚,“女排精神”再次感動了國人。
中國女排之所以這么吸引國人的眼球,是因為它代表的是一種傳承,一種時代精神,一種民族精神。35年前的五連冠,正直中國改革開放,百廢待興,女排的團結奮斗、頑強拼搏、勇攀高峰的精神鼓舞并激勵了整整一代人,讓大家對未來、對祖國充滿信心。而今,我國的綜合國力明顯增強,身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我們仍然需要“女排精神”,不氣不餒,永不服輸,鼓舞并激勵著我們向前進。
相比女排的勝利,男足是我們一直揪心的話題。中國的男足,缺少的不是物質條件,而是基礎薄弱,精神缺乏。基礎薄弱是因為男足起步晚,關注度低,在發展足球所必需的市場環境、法律和制度、經營者的思想等方面較落后,人才短缺。但,培養是需要時間的,我們可以為之焦急、為之惋惜,與此同時我們更應該給男足一點信心,給他們一點時間,任何事情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精神缺乏是因為男足沒有自己的精神傳承,也許是因為之前失敗,也許是因為底蘊太淺。我認為,現階段男足需要的不是絕地反超,而是超越自我,突破自我,創造出屬于中國男足的精神,向“女排精神”一樣,即使過程中有曲折、有坎坷,但正是因為這種點綴方顯我們的與眾不同,方顯成功的喜悅。判定事物的標準不僅僅只有輸贏,更重要的是精神不滅,傳承不滅,希望男足可以向女排一樣,不因場地上什么局面,多么困難,也能咬緊牙關,始終保持戰斗的姿態,不拋棄,不放棄。
2018世預賽亞洲區12強即將開戰,我們期待著男足有一個好成績,更期待中國男足早一日蛹化成蝶。
TYtKVL66mzVGijSoAIwbFCC3LpGdaoe6Q1rSRDp76wR6jjFzsYwQIDAQ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