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小女孩上了半年鋼琴課,剛開始每天都興致勃勃練習半個鐘左右,可現在家長怎么勸怎么哄都不肯練了,即使逼于家長權威,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地亂彈幾下。小女孩的媽媽為此苦惱不堪。
好多家有琴童的父母都反應,孩子練琴,其實是家長練心,真的是一場苦逼的考驗。從內心里家長無比渴望孩子能堅持到底,但是這過程非常折磨,自己累,孩子也累。為什么家長這么想孩子堅持學琴呢?先來簡單分析一下。
001家長對音樂開發智力的作用,是十分篤信的,不讓孩子學點樂器,就擔心孩子在智力上輸給別人。但我們要弄清楚的是,利用音樂開發智力不等同于一定要孩子學樂器。即使不會任何樂器,也不妨礙我們聽音樂,欣賞音樂,陶冶性情。
002為了孩子練琴,家長投入了許多時間、精力和金錢,中途就放棄覺得前期都白練了,太可惜。這些不可回收的沉沒成本,往往成了大多數人堅持的理由。
003堅持不懈才能獲得成功,我們對這堅信不疑。孩子當初學琴是她自己的選擇,選擇了就要堅持到底,這也是培養她的堅毅力。
我們習慣性地以為,選擇了做什么就一定要堅持到底,唯有如此我們人生才可能成功,但這是真的嗎?
梵高如果沒有放棄做傳教士,就不會成為著名畫家;釋迦牟尼佛如果沒有放棄堅持了六年的苦行,就不會在菩提樹下得道成佛;魯迅如果沒有放棄學醫,就不會成為一代文豪。
對于他們這些偉人,放棄是一種使命,對于我們普通人,放棄是為了不鉆牛角尖,不走太多彎路。
但放棄并不是遇事不順就放棄,而是有選擇地掉頭。如果消耗了大量精力和時間,都達不到效果,就像驢子永遠吃不到眼前的胡蘿卜一樣,那就要考慮放棄。我們孩子練琴,如果不是走專業路線,僅作為一個業余愛好,那么就沒有必要一廂情愿地認為能開發智力而逼孩子學。我們要明白愛好是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的。
當決定要放棄,也要合理地放棄,不是甩手就不干,最好有個緩沖的時間,循序漸進地放棄。可以嘗試這么做:
001轉換念頭:孩子不想學琴,或許她以后又想學,或者她想學點別的,孩子的興趣不止一樣。
002約定放棄時間:孩子實在不想再學琴,那么可以跟她約定再練一、兩個月,或者把已交學費的課時上完,到時堅持還是放棄由她決定。
003轉移目標:考慮別的興趣來代替,和孩子商量如果不學琴那學最喜歡的游泳。如果暫時沒有其他興趣,那學會等待,或著手培養興趣。
俗話說,有舍才有得。孩子的興趣班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一直堅持就好,我們應該明辨情況,該讓孩子堅持時就堅持,該讓孩子放棄時就放棄。惟其如此,興趣班才能助力孩子的成長,而不是成為孩子的噩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