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雖然人種之間有諸多不同,但還是有幾項共同的人類特征。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類的大腦明顯大于其他動物。對于60公斤的哺乳類來說,平均腦容量是200立方厘米,但早在250萬年前最早的男男女女,腦容量就已有600立方厘米,至于現代的智人,平均腦容量更高達1200~1400立方厘米。至于尼安德特人,其實腦容量更大。
2.究竟為什么,在整個動物界,只有人屬演化出了比例如此龐大的思考器官?
答案在于:龐大的大腦也是個龐大的負擔。
3.直立行走也有不利的一面。原本,人類的遠古祖先歷經數百萬年,才發展出以四肢行走、頭部相對較小的骨架,而要將這種骨架調整成直立,可說是一大挑戰,而且還得撐住一個超大的頭蓋骨,更是難上加難。于是,為了能望遠、能有靈活的雙手,現在人類只得面對背痛、頸脖僵硬的苦惱代價。
4.于是,自然選擇(natural selection,又譯“天擇”或“自然淘汰”)就讓生產開始提前。與其他動物相較,人類可說都是早產兒,許多重要器官的發育都還不夠完善。看看小馬,出生沒多久就能開始小跑步;小貓出生不過幾周,也能離開母親自行覓食。相較之下,人類的嬰兒只能說沒用得很,許多年都得當個啃老族來被撫養、保護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