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學習投資?
因為這社會集體焦慮,焦慮資產貶值,焦慮自己的工作沒有核心競爭力,焦慮自己的錢不夠花......
所謂的知識焦慮,更多是一種危機感。我知道危機要來了,我總得做點什么吧。
這時候,一個199的訂閱就可以讓我緩解這種危機感,值了。
至于接下來自己是否能夠成長,誰知道呢?
飲鴆止渴,知道了很多道理,最后卻過不好這一生的走心解釋:知識可以傳授,但智慧不能。
“Talk?is?cheap,show?me?code~”
這句程序員經典臺詞有一個神翻譯:屁話少說,放碼過來。
行動是最吼的!只有在行動中,你才知道哪些是錯的?哪些是紙上談兵?
這也是我們很敬重行動力強的人的原因之一,比如貓叔、微藍姐。
想要檢驗是表演還是真的努力,最好使用成果說話。
早起讀書,寫作,每天學習N小時,看了一本又一本,買了一課又一課。
然后呢?并沒有發生什么,這就是只是看起來很努力,他們很努力地學習,然后就沒有然后了。
你享受的可能只是比別人努力的優越感,以及彌補自己的空虛。
學習投資理財,蜻蜓點水,不敢給自己設立目標,是最高級的偷懶,反正我學習投資也不用達到什么目的,隨便學學,知道點新概念,刷新下腦子就好了。
“我太忙了,沒時間學習,下次吧”
“我還年輕,時間多著呢,以后再說”
“我還沒準備好,我怕我學不會”
“我錢少,沒時間理財”
“我沒時間去開戶”
世界是個和諧整體,你有多大能量,你能散發多大能量就能吸引多大能量,你追求差不多的概念,就吸引來差不多的人,差不多的生活。
很多人不想投資理財,他們相信歲月靜好,不用投資理財也能過得很好。
很多人缺乏目標導向,比如當時如果花時間花金錢學個瑜伽教練現在自己的狀態肯定不一樣,如果一門心思學習理財現在也會不一樣。
有時候我們會怕事情太多相互干擾,忙不過來,
事實卻是很多事情是相互促進的,
比如工作和讀書,因為讀書我們更有見識,態度更踏實,思想更開闊,見識更高遠,自然能為工作增加助力,
比如生活和運營,生活中運用運營的智慧,讓我們更懂得圓融,更有親和力,更積極利他,更容易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比如工作和理財,昨天聽木子芯老師的分享很受啟發,她通過學習理財不僅收入增加,也得到了領導的器重和更好的工作機會,懂得了分析一家公司的方法和企業管理的知識,
其實理財能力跟很多能力一樣,底層邏輯是相通的,
而且理財能力只能依靠自己,不能只依賴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