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喜歡此文的題目《中國在哪里?》,它以樸素的設問提出了人生的大問題。中國在哪里?事在人為,未來中國的分量和質量,就在我們每一位中國人手中。
? ? ? ? 不少外國人,尤其是西方媒體,早就對我們自上而下炫耀式宣傳感到厭煩。他們希望看到發展中的中國,但不是十全十美的中國,而是既有成就也有缺點的中國,因為這樣的中國才是真實的、可愛的、健康的、中庸的??
? ? ? ? ?當然,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一個強大的、發展的中國,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依然不遺余力妖魔化中國。中國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仍是他塑而非自塑,在國際上有時還處于有理說不出、說了傳不開的境地,存在著信息流進流出的逆差、中國真實形象和西方主觀形象的反差,軟實力與硬實力的落差,中國在國際上話語權還要進一步加強!
? ? ? ? 如何加強?并不是完全靠國家領異人的重要講話或政府舉辦奧運、世博、峰會等大事,這些對提振國家形象有好處,但絕不是主要的。真正深入人心的中國,要靠每一個真正走出去的人,人的表情、行為、氣質,才是真正代表中國。
? ? ? ? ?我們每個人身上都帶著一張名叫中國的名片,懷揣著一顆自覺的心,每個人文明一小步,中國就會前進一大步。正如北影教授崔衛平說的那樣: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怎么樣,中國便怎么樣,你是什么,中國便是什么,你有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一一讀《中國在哪里?》有感
? ? ? ?外來價值說可怕也可怕,說不可怕也不可怕。說可怕,是因為中國與西方國家政治體制制度的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沒有硝煙,但事關生死。說不可怕,是因為我們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對西方的一些價值觀完全可以兼收并蓄、去粗存菁,把一切有益的思想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 ? ? ? 我們不反對用警惕的眼光去看待外來文化和價值觀,但也不要過于緊張,實在不必用冷戰的思維去對待。一個民族,當對自身價值不明確的時侯,由于不能辨別什么是能夠提升共同存在意義的價值,所以會變得特別排外,特別恐懼外來的影響。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在無數次的沖擊和考驗中,依然在世界民族之林傲然挺立,我們中國成為四大文明古國唯一完好保存下來國家,已經證明了我們文化和各種價值的生命力,我們要有這個自信。
一一讀《外來價值有那么可怕嗎?》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