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本片段選自~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樣聽孩子才肯說~第一章:幫助孩子面對他們的感受
I:該片段介紹了一種讓我們幫助他人面對自己感受的方法。當別人感到難過或者受到傷害而向我們訴說時,如果我們過分同情讓對方感覺自己太可憐,提問讓對方產(chǎn)生提防心理,建議、分析、說教只會讓對方感覺更糟糕。那么我們應該如何回應對方,才能幫助對方更好的處理自己的情緒和面臨的問題呢?這個片段給了我們四個技巧:
1、全神貫注的傾聽,注視著對方,如果心不在焉會讓對方氣餒,覺得你并不真的在意他。
2、用“哦、嗯、這樣啊、還用呢”來回應對方的感受。鼓勵對方說下去,不要建議,不要說教,讓對方能在敘述的過程中,整理自己的思路和感受,從而有可能自己找的解決辦法。
3、說出他們的感受,會讓對方感覺有人真的能理解他們內(nèi)心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他們的愿望,不一定是真的能實現(xiàn)的,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
適用邊界:當別人來訴說自己的煩惱時,就可以使用啦。
A1:朋友向我抱怨自己的“婆子媽”:老二出生后,擔心公婆照顧不過來,她想產(chǎn)假結(jié)束后請個長假,等老二一歲后再回去上班,可是婆婆死活不同意,覺得她不工作賺錢少,給她臉色看,后來她無奈回去上班,可是婆婆整天抱怨帶孩子太辛苦,而孩子也是大病小病不斷,發(fā)育緩慢,要請人幫忙婆婆心疼錢也不同意,還克扣孩子的奶粉奶瓶錢,買菜買水果也舍不得,把省下的錢拿去買自己的保健品,總覺得飯可以不吃,保健品不能少。我的反應就是一邊幫她數(shù)落婆婆,一邊給她建議:孩子要用的東西自己親自去買,錢不交給她,看她怎么克扣孩子······(此處省略一千字)
A2:根據(jù)該片段介紹的技巧,下次她再向我訴說的時候,我就可以這樣做:首先聽她說,不時的用“哦、嗯、這樣啊”來簡單回應她,鼓勵她自己多說一些,不建議也不說教,更不火上澆油幫著數(shù)落婆婆,然后,說出她的感受:看著孩子生病,你一定既擔心又內(nèi)疚,或者婆婆這樣做你一定很氣憤吧;最后用幻想的方式實現(xiàn)她的愿望:你一定希望自己既可以賺很多錢又可以全職照顧孩子,或者你一定希望自己也有個“別人家的”好婆婆吧,既心疼媳婦又會照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