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顥的黃鶴樓我很早就讀過了,并且一見傾心。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前四句都是平常之句,平常之字,但卻都是從作者內心深處自然涌現出來的,作者不知不覺中就把自己的人生感悟融入到一件早已耳熟能祥的往事中,這樣的詩句最能動人心魄了,因為它能自由地在人靈魂深處來去,就像波瀾不驚的往昔,卻讓你想來悲痛萬分。
不需要什么典故,也不需要什么文雅古奧的詞匯作裝飾,當那些句子從作者的靈魂深處迸發出來的時候,我相信作者都被自己深深感動到了,我怎么可能寫出這么完美的句子?因為我也無數次有過這種感覺。不過隨著歲月的蹂躪,現在就算我無數次地寫出神一樣的詩句,我都沒有歡快的感覺了,我覺得我心如死水,就算我想救,也救不活了!
當你帶著這種心情游逛一個被人們傳說有人登仙而去的地方,當你登上高樓,撫梯遠眺的時候,我相信你一定會內心不由自主地追問,那些登仙而去的人,他們到底有沒有得到歡樂,他們到底去了哪里。當你踏踩在綠色的芳草上的時候,你一定多么希望也能像古人那樣登仙而去,忘記人世間的一切哀愁。這時候你不覺得崔顥的詩充滿哲理,充滿智慧嗎?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馀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內心的無數個無奈,內心的無數個期盼,內心的無數個哀愁,內心的無數滴眼淚,都包藏在這四句詩里面,我千百年后的你啊,你可知我心思是多么的沉重!我曾經面對茫茫深夜不可入眠,我曾經面對生命的逝去痛不欲生,我曾經覺得生無可戀,我曾經嗜性無度,此刻我帶著看似的健康來到此地,豈不知我的內心已經被全攪爛了!
這首詩的后四句真是平淡無奇,特別是最后兩句,簡直是狗尾續貂,讓人大倒胃口,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我估摸著作者神出前四句后,就江郎才盡,文思苦竭了,實在不知道對什么好,但又差四句,只好唬弄過去了!這使得這首詩多少讓人覺得有點不自在,但這也掩蓋不住這首詩奪目的光芒,前四句實在太精彩了,實在是巧奪天工,據說李白當年看到這首詩也是嘖嘖稱奇,自愧不如,由此可見它是多么的令人心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