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皎潔月光下的朝圣路目錄 - 簡書
【上一章】連載 ▎皎潔月光下的朝圣路(十九):納木錯的無不遺憾(三) - 簡書
拉薩的第六天,經過兩天的顛簸大家都覺得需要調整一下,因而沒有安排節目。睡到自然醒,快到中午時候,小梁發短信過來了,問我們有沒有節目,要不過來光明甜茶館聚一聚。好像挺不錯的,就答應了。
天氣又晴朗了起來,想起兩天郁悶的納木錯之行,心抽搐著痛。
阿力就離隊了,跟了山東哥哥他們。聚散是常態,何況旅游就是這個樣子,多結交幾個朋友,挺不錯的。
我覺得呢,阿力要找的是那種能帶給他一些增長的,有故事有內涵的人,他不在乎去過哪些地方,只需要跟人坐下來聊聊天就滿足了。當然,這是來西藏的很大一群人的生活方式,但我跟女王都是活蹦亂跳大大咧咧那種人,這就似乎不怎么符合他的要求了,怎么都好,感謝他這段時間的陪伴。其實我心里真實想法是,你丫的這個高功率移動大電燈泡終于跑了,一下子舒坦多了。
西藏的甜茶文化好比廣東的飲茶文化,重要而影響深遠,來到拉薩你會發現甜茶館遍布大街小巷,有的門庭若市,有些卻是冷落清靜,因口碑而異。其實甜茶的味道哪里都差不多,只是西藏這樣一個地方,很多人到來是為了療傷或者思考人生的,不一定說熱鬧他們就喜歡。
甜茶好比念經,是藏民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而說起甜茶,光明甜茶館算是當地最正宗的一家了,每天這里匯集著各種身份的人,嬉笑講著彼此的經歷,堪稱拉薩的浮世繪。我們也就探訪一下這個地方,感受一下拉薩最真最淳樸的情懷。
光明甜茶館就位于大昭寺正門對面右手邊不遠的地方,但深藏在民房間,要不是留心注意,還真的沒發現這個地方。它似乎要與拉薩的急速轉變保持距離,保留著拉薩最原始的那片真。
我們問了人,好不容易才找到了店門,上面寫著“光明港瓊甜茶館”。乍眼一看,也就是個普通的小苑,進去了才發現里面收藏著濃濃的春意。簡簡單單的茶館,不帶任何奢華裝修,簡簡單單的桌椅,卻滿滿的都是人。藏民居多,當然也有這樣幾個像我們一樣的漢族人,穿著光鮮地過來體驗一下生活。
剛進門口,就見到小梁了,她在門口位置占了個很好的位置。跟她去玩有個好處,就是她很彪悍,去哪里都能占到位置。
也有好幾天不見了,彼此說著這兩天的見聞。當然她跟我們旅游的著重點不一樣,我跟女王要的是看多一點,見識多一點,好玩至上。而小梁呢,更想去領略那個地方的風土人情,跑博物館跑寺廟之類的,了解這地方的歷史,感受這民族的生活,旅游的深度與層次在我們之上。沒辦法,我們比較膚淺。
說回甜茶館,這算是半自助的了,杯子就放在那,自己去拿,面條也要到點餐臺去點,然后自己拿回來。好玩的是這里的甜茶不是按壺算的,而是按杯算的。只要你桌子前放著空的杯子,在旁邊放點零錢,甜茶館的服務員就會拿著大壺大壺的甜茶走到你跟前問你要不要續杯,你說要,服務員就會給你倒滿,然后從零錢堆里拿走七毛錢。
其他甜茶館,倒茶這東西早已是自給自足了,在這里見到還有人拿著茶壺到處走,有另一番味道,一股厚厚的傳統氣息,仿若穿越了一個年代。
你會很驚奇的發現,茶館內的,很多年輕人,要不就正值壯年,今天也不是周末休息日,他們竟然不用上班,優哉游哉地侃大山。跟其他城市尤其是一線城市,大家這個時間都在拼命工作形成鮮明對比。羨慕、嫉妒,然后就是不知道怎么形容。
女王旁邊坐著一個七十來歲的大爺,年紀這樣大看起來還是充滿活力。老大爺跟她很談得來,但老大爺就是不怎么會漢語,用不咸不淡的漢語說著自己的經歷。他說他是林芝來的,都十多年了,兒子在拉薩然后他就過來了,他每天都喜歡到這里坐一坐,看他也跟旁邊的人在附近的人。然后他又說道拉薩的水果大多都是林芝那邊運過來的,特別新鮮特別甜,說得我跟女王又口水直流。
他說著,拿了一個圓圓扁扁的盒子出來,打開里面是一些墨綠色的粉末,感覺像是以前的大家閨秀,久不久要那個胭脂出來補補妝。我想大爺你一個老大爺,怎么隨身帶個胭脂盒呢。一問才知道這是鼻煙盒來的,但見老大爺先用手指占了一點,放在右鼻孔然后大力吸進去,接著從左邊鼻孔吐出一道煙,周圍一片騰云駕霧的感覺。然后大爺的臉蛋就越來越紅潤,一副享受的模樣。
我問他能不能讓我也試一試,大爺把鼻煙盒子伸了過來,我用手沾了一點,大口吸進去,感覺整個呼吸道火辣辣的,被嗆得人仰馬翻,周圍的人都在哈哈大笑。
這里的甜茶很香,藏面倒是一般,太粗了,吃不慣,吃了幾口也作罷了。隔著一塊玻璃的餐館外,四五個人圍坐著,據我們觀察他們應該是在賭。大爺起身離去,看樣子是也要到茶館外面去玩上幾把。每個人前面放著一堆白色的貝殼,相信這就是籌碼,圈中間放著個厚厚的圓墊,還有一個圓形的缽里面放著骰子。每人輪流著口中念念有詞拿著缽就往圓墊上拍,接著打開缽看里面骰子的點數。他們說的是藏語,我也不知道怎樣才算輸贏。
我想每個喜歡賭的人心中都有個神,我們就在旁邊靜靜看著他們呢喃著跟神在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