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缺乏邏輯思維,你會出現思維混亂、邏輯不清晰、表達能力欠缺的問題
- 本文將通過金字塔原理讓你在2分鐘內掌握邏輯思維
如果你是產品經理,請你一定要將本文看完。
目錄
1. 金字塔原理是什么?
1.1 本質
金字塔原理本質上是一種縱向和橫向的立體化思維方式,看下圖
總結上述,得出金字塔的4個基本原則是:
- 結論先行:中心思想
- 以上統下:每一層次上的思想必須是對下一層次思想的總結概括
- 歸類分組:每組中的思想必須屬于同一邏輯范疇
- 邏輯遞進:每組中的思想必須按照邏輯順序排列
1.2 結構解析
接下來我對上面金字塔的各部分結構進行簡單的解析(其實圖里也很清晰了)
1.2.1 序言
- 背景:什么人-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做什么事
- 沖突:在上述背景中出現了什么問題
- 疑問:需要解決的是什么痛點、問題 / 產生了什么疑問
總結:沖突因背景而來 - 沖突導致讀者提出疑問 - 正文是作者對疑問的回答
1.2.2 中心思想
即提出的解決方案。記住,一個篇文章一定有且只有一個中心思想。
1.2.3 分論點、論據
用于對中心思想作支撐 & 依據
1.2.4 邏輯推理分類
邏輯推理分為兩類:演繹推理和歸納推理
- 演繹推理:線性推理過程,逐步推進驗證,最終推出結論。
- 歸納推理:把相似的思想進行歸類分組,根據各分組具有的共同性得出結論
總結:在關鍵句層次中,歸納推理更容易讓讀者理解
2. 為什么要用金字塔原理?(主要作用)
使用金字塔原理能解決:
- 思維混亂、邏輯不清晰的問題
- 表達、寫作能力欠缺的問題
即金字塔思維讓你把問題想清楚 & 把事情說清楚
3. 金字塔原理的使用場景&構建方式
那么金字塔原理的思維到底應該用在哪,怎么用呢?
3.1 使用場景1:思考問題
即對問題的分析,比如說根據表象找出背后的原因 / 結論
3.1.2 金字塔構建方式:自下而上。
具體請看下圖:
3.1.3 實例
小秀喜歡班上一個男孩小成,所以日常會多觀察他的行為,希望能多了解他一下:小成日常滿嘴用戶需求、痛點;每當談起市面的某一款產品他都非常熟悉,能想起講解;同時他對互聯網資訊很了解,一談及互聯網都滔滔不絕,對各大互聯網公司動向、趨勢也掌非常熟悉;他是班上的班長,做事特別有邏輯、條理性,和別人溝通交流非常流暢;不僅如此,小成的學習成績非常好,學東西非常快,容易上手。
是不是覺得內容有點多,不知道從何進行下手?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金字塔思維的表述
好了,因為這是個思考分析的問題,那么我們用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原理思維來分析下這個事件
步驟1:界定問題
小秀希望多了解小成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步驟2:列出表達要點:小成的表現
- 滿嘴用戶需求、痛點
- 做事、表達很有邏輯
- 溝通能力很好
- 各大互聯網公司動向了解
- 對市面所有產品非常熟悉
- 對互聯網資訊很了解
- 學習能力很強
步驟3:找出要點之間的關系(這里采用歸納推理)
- 熟悉產品
- 滿嘴用戶需求、痛點
- 對市面所有產品非常熟悉
-
了解互聯網行業
- 對互聯網資訊很了解
- 各大互聯網公司動向了解
-
邏輯思維+溝通+表達能力好
- 做事、表達很有邏輯
- 溝通能力很好
- 學習能力很強
步驟4:得出結論
通過上述分析,小成估計是個產品經理了。
那么小秀就可以根據這個去好好了解他去追他啦哈哈
最后,貼出腦子里應該形成的金字塔:
如何?覺得清晰很多了嗎?!
- 總結:分析問題時,應該分類推理,再得出最終結論(自下而上)
3.2 使用場景2:表達問題
即已經知道要表達的內容,需要將其清晰表達給別人,主要用于思路的整理和表達
3.2.1 金字塔構建方式:自上而下。
具體請看下圖:
為什么要結論先行呢?
- 提高對方接收信息的效率
結論先行,讓對方有個心理預期,有準備地去聽你傳達的信息,否則會漫無邊際,接收信息效率非常低。 - 降低溝通成本
如果你先說各種情況&原因,別人在聽的過程中可能會得出一個和你想要表達的完全不同的一個結論。這個時候,你再回過頭來說服他就會增加更多的溝通成本。結論先行可以很大程度地避免對方最終得出和你不一樣的結論
所以,為了表達清晰,一定要記得先說結論,再說展開分析。
3.2.2 實例
先來看一段話:
董事長,剛剛楊總來電話說系統出現突發狀態,4點鐘他無法參加會議了。張總說他晚一點開會沒關系,明天再開也可以,但最好別11點30分之前開,可是會議室明天已經被人預訂了,但星期五是空的。王總的秘書說,王總明天需要很晚才能從外地出差回來,我建議吧會議的時間定在星期五的10店比較合適,你看行嗎?
是不是覺得特別亂?
這就是典型的沒有金字塔思維的表述
好了,因為這是個表達的問題,那么我們用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原理思維來表達下這個事件
步驟1:結論先行,表明中心思想
從文章中快速找到要表達的中心思想:會議的時間從今天下午4點改到本周五的10點
步驟2:論點的闡述
- 論點1:是人的問題:楊總、張總和王總;
- 論點2:是會議室的問題
步驟3:論據的闡述(層層開始描述)
具體是人和會議的什么問題呢?
支撐論點1(人)的論據:
- 楊總:系統出現突發狀態,4點鐘他無法參加會議
- 張總:晚一點開會沒關系,明天再開也可以,但最好別11點30分之前開
- 王總:明天需要很晚才能從外地出差回來
支撐論點2(會議室)的論據:
會議室明天已經被人預訂了,但星期五是空的
最后,最后貼出腦子里應該形成的金字塔:
如何?覺得清晰很多了嗎?!
- 總結:表達問題時,應該結論先行,再層層展開描述(自上而下)
3.3 總結
- 當需要分析問題時,應采用自下而上的金字塔原理思維
- 當需要表達事件時,應采用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原理思維
4. 總結
- 金字塔原理的本質,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整理術;
- 看完本文后,你應該懂得該如何把問題說清楚
- 接下來,我將繼續分享和產品經理相關的讀書筆記和產品策劃/運營方法論。有興趣請你繼續關注Carson_Ho的產品筆記
歡迎關注Carson_Ho的簡書!
不定期分享關于讀書筆記、產品策劃/運營方法論干貨,追求短、平、快,但卻不缺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