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的沈陽早已褪去了秋意,整個城市都被寒冷吞嚼,冬天的沈陽仿佛少了幾許焦躁。
今天是周日,和往常一樣我洗完衣服去買飯,街上行人稀疏,寒風襲來,刺骨的涼,我下意識地緊了緊衣領,無意中抬頭一望,天是乳白色的,空氣中飄的不知是霧霾還是雨霧,遠處聳立的高樓大廈在霧蒙蒙中只能看見模糊地輪廓,像一幅水墨畫,今天的天空吝嗇的找不見一抹淡藍。
回想往昔,光陰如潮,大浪淘沙。來到這座城市不知不覺已經三年多了,當我第一次仰望沈陽的藍天是在13年,那時的我一身稚氣,還未抹去高中的青澀,拉著手提箱,獨自一個人踏上了去往沈陽的火車,離別前我與父母用力揮手再見,想要揮去不舍與迷茫。當火車開動,那轟鳴的隆隆聲像極了我的當時的心情,有期待、有忐忑、又彷徨,我不知道自己要以怎樣的方式去擁抱一座陌生的城市。在火車上睡了一晚不太安穩的覺,第二天早上大概五點半到的沈陽,我匆匆忙忙拿著箱子在擁擠的人流中下了車,抬頭一望,沈陽九月份五點半的天空是青色的,這座城市看起來那么忙碌,五點半,街上早已車水馬龍,我發現那么多人和我一樣提著行李匆匆忙忙找不到方向,坐上的出租車早已忘了是什么顏色,手里攢著錄取通知書,想快點到學校報到,似乎那里是我唯一可以安頓的地方。
鋼筋水泥,霓虹燈,長直延伸的街道和高俊的樓房,是我對這座城市獨有的記憶。三年多的時間,這座城市依然在我的腳下,如今,沒有了當年揣揣不安的心情,卻依舊懷揣著夢想,猶如當初。
這座城市有形狀各異的建筑,大大小小的商場,川流不息的街道,還有那些為生活拼命奔跑的人,他們或是夾著公文包,或是帶著眼鏡,或是西裝革履,或是捧著文件夾,他們一臉焦急的樣子,擠在人滿為患的地跌,他們背負著理想,邁著凌亂的步子,絡繹不絕,生怕一松懈與這個城市脫了節。
白天的城市是忙碌的,而夜晚的城市雖沒有家鄉的悠然寧靜,卻有著它獨有的魅力裝點著這座城市。夜幕降臨,沈陽的夜晚燈火通明,絢爛奪目,燈紅酒綠的街道,忽明忽暗的廣告牌,濃煙彌漫的燒烤店,酒意繚繞的酒吧,路邊的爛情歌,擦肩而過的陌生人和勾肩搭背的男男女女,橘紅色的路燈鑲嵌在這座城市,馬路上飛馳的車燈連成無數個明亮的線條,不知承載著多少背井離鄉的夢想。
三年的時間我對這座城市從陌生到熟悉,逐漸找到了歸屬感,才發現原來這里真的很小,沒什么可逛得景點,沒什么可去得地方,從地鐵的始發站到終點站也就兩個多小時,只是匯聚著來自四面八方形形色色的人,顯得很嘈雜。三年的時間兜兜轉轉也沒有去過多少地方,從五愛街到中街,從北陵公園到故宮,從皇姑到西塔,從富麗堂皇的店鋪,到淳樸氣息的咖啡店,好像這座城市只有這么大了。這里就是這樣,地方不大,卻喧鬧的很,人們都是奇奇怪怪,行色匆匆,好像總有忙不完的事情,就連內心深處僅存的一份文藝氣息,時常無處安放。
城市就這么大,習慣就好。
在這喧鬧的都市我與那些不安于現狀,追逐遠方的人擦肩而過,
我與那些離開遙遠的家鄉,背負行囊的人擦肩而過,
我與那些不分晝夜的忙碌,永遠不知疲憊的人擦肩而過。
不久得將來我也會離開這里,或是回歸,或是去更遠的遠方,我也會像他們一樣在另一個城市的喧囂中,呼吸著車尾氣,永遠有來不及吃早餐,在人頭攢動的商場,在燈火通明的寫字樓,面對著冰冷地建筑,偶爾仰望那座城市的天空是不是一樣的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