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yáng),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陜西、內(nèi)蒙古、山東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開展【書寫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展覽活動。
【書寫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展第354期,書寫李白(唐)《贈汪倫》。
原文: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釋文:
我正乘上小船,剛要解纜出發(fā),忽聽岸上傳來,悠揚(yáng)踏歌之聲??茨翘一ㄌ端v然深有千尺,怎能及汪倫送我之情。
作者介紹:
李白,生于公元701年,卒于公元762年12月,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李白一生走遍了18個省市自治區(qū),206個縣城縣鎮(zhèn),攀登過80多座名山,游覽過60多條江河,足跡遍布大半個中國,李白幾乎把大唐走了個遍,創(chuàng)作詩篇1000多首。
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
常方(山西陽泉、1976年)、
陳長水(河南鄭州、1945年)、
崔明山(陜西榆林、1976年)、
董平立(河南洛陽、1963年)、
洞庭老龍(湖南岳陽、1955)、
樊朝陽(河南鄭州、1963年)、
胡鐵漢(湖南岳陽、1956年)、
李大中(山東煙臺、1961年)、
李偉東(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1993年)、
劉國華(湖南岳陽、1945年)、
劉陽明(湖南岳陽、1953年)、
劉岳生(湖南岳陽、1948年)、
隴上墨言(甘肅白銀、1960年)、
夢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
時獻(xiàn)忠(河南鄭州、1964年)、
譚琦英(湖南岳陽、1956年)、
湯樂(湖南岳陽、1970年)、
萬海濱(湖南岳陽、1946年)、
徐海湖(湖南岳陽、1951年)、
姚淑芳(湖南邵陽、1965年)、
姚昱平(湖南株洲、1967年)、
昝財川(天津、1970年)、
鄒忠誠(四川什邡、1968年)、
原福(山西晉中、1968年)、
甄小紅(河北石家莊、1973年)。
微日記:
從上午十點(diǎn)半到晚上十點(diǎn)半,整整12個小時,四口之家的家庭單,一共十個主合同完成。
欣慰于朋友家庭得到全面保障的同時,更感謝朋友的信任和支持。
第一次正式雙錄,夫妻倆顧不上照顧兩個孩子,全力配合,一遍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著“清楚”、“同意”、“是”,和機(jī)械的合成語音對話,不斷重復(fù)聽著倍速語音播放的告知,從不斷重錄到終于可以一次通過。
過程中,因?yàn)樽约旱氖韬?,又重錄了好幾遍?/p>
雨夜返程中,感受秋雨涼意的同時,朋友的情意一直讓我感動!
感謝,感謝,感謝感謝兩口子的信任和支持!老鐵666!
好人一生幸福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