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典需要傳承,歷史需要弘揚,書法和詩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歷史和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載體。特邀請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四川、山西、甘肅、廣東、陜西、內(nèi)蒙古、山東等全國各地的書法愛好者,開展【書寫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展覽活動。
【書寫經(jīng)典】網(wǎng)絡(luò)展第353期,書寫孟浩然(唐)《送杜十四之江南》。
原文:
荊吳相接水為鄉(xiāng),君去春江正淼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釋文:
舊友告別了黃鶴樓向東而去,在煙花如織的三月漂向揚州。帆影漸消失于水天相連之處,只見滾滾長江水在天邊奔流。
作者介紹:
孟浩然,生于公元689年,卒于公元740年,字浩然,號孟山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園派詩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稱之為“孟山人”。
孟浩然詩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多寫山水田園和隱居的逸興以及羈旅行役的心情。其中雖不無憤世嫉俗之詞,而更多屬于詩人的自我表現(xiàn)。
孟浩然的詩在藝術(shù)上有獨特的造詣,后人把孟浩然與盛唐另一山水詩人王維并稱為“王孟”,有《孟浩然集》三卷傳世。
本期參加書寫者:
郝乙(河北石家莊、1974年)、
常方(山西陽泉、1976年)、
陳長水(河南鄭州、1945年)、
崔明山(陜西榆林、1976年)、
董平立(河南洛陽、1963年)、
樊朝陽(河南鄭州、1963年)、
胡鐵漢(湖南岳陽、1956年)、
李大中(山東煙臺、1961年)、
劉國華(湖南岳陽、1945年)、
劉陽明(湖南岳陽、1953年)、
劉岳生(湖南岳陽、1948年)、
隴上墨言(甘肅白銀、1960年)、
夢回唐朝(河北承德、1976年)、
時獻忠(河南新鄭、1964年)、
湯樂(湖南岳陽、1970年)、
萬海濱(湖南岳陽、1946年)、
徐海湖(湖南岳陽、1951年)、
姚淑芳(湖南邵陽、1965年)、
姚昱平(湖南株洲、1967年)、
昝財川(天津、1970年)、
鄒忠誠(四川什邡、1968年)、
原福(山西晉中、1968年)、
甄小紅(河北石家莊、1973年)。
微日記:
32歲的腦梗患者,正是一個家庭的頂梁柱,面臨醫(yī)藥費,即使有社保報銷,但自付部分的壓力,依然讓他選擇了放棄治療。雖然嘴上說不治了不治了,但眼角的淚水,讓人明白,他想治療、他想活著。
這種事情經(jīng)歷的越多,越讓我堅定把保險這份職業(yè)認(rèn)真做下去,雖然不能改變更多人對保險的看法,但改變一個人,可能就是挽救了一條生命、一個家庭,功德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