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是音樂,情感是血脈。
寫作是最高效,最直接,最簡單的溝通方式。
寫作的時候,就是一個思考的過程。
它可以更好的鍛煉你的邏輯思維能力,語言組織能力。
閱讀學(xué)習(xí)是輸入,寫作是輸出,
輸出倒逼輸入。
打個比方,你的閱讀量在5萬字左右,可能你的輸出也就在500字左右。
所以為了達到你的寫作產(chǎn)出,肯定要加大自己的閱讀量。
但有時我們對于寫作的認識只局限于,能寫出來就好,去跟著自己的心去寫。
這種認知其實也有一定的道理,但也許它只局限于自嗨的行式。
想依靠寫作達到,提高職場效率,增加關(guān)注度,體現(xiàn)自身價值,那就需要用到技巧。
但不以內(nèi)容為主的寫作技巧,就是耍流氓。
所以如何用用好的技巧,但又不違背寫作的初衷,這是需要我們探尋的。
這點很重要。
根據(jù)艾賓浩斯遺忘曲線,你的大腦會很快遺忘很多事情。
時間間隔 記憶量,
剛記完
100%
20分鐘后
58.2%
1小時后
44.2%
8~9小時后
35.8%
1天后
33.7%
2天后
27.8%
6天后
25.4%。
根據(jù)曲線,我們知道記憶是有時間差的,你看了一本書,學(xué)到一個新概念,如果不去重復(fù),就會很快遺忘。
教就是最好的學(xué),如果把學(xué)到的知識,用自己的理解去分享給別人,那么這些知識才能縫合在你的知識體系中,不會輕易忘掉,最起碼在你想用的時候,你便會知道在哪里尋找,這樣也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天,我就實踐這一概念,把自己這幾天上的寫作課的知識,重新用自己的理解組織分享出來,目的很明顯,就是想要把它縫合在自己的知識體系中,結(jié)結(jié)實實的放在那,隨時隨地準(zhǔn)備被我調(diào)遣。
我們經(jīng)常聽到人們在談?wù)撘粋€話題,
文筆如何如何,
什么是文筆?
怎樣去提高文筆?
如何為我所用?
又如何把它縫合在自己的知識體系當(dāng)中呢?
下面我為大家講解一下,
一,文筆的作用。
文筆是讓整理加工之后的信息,能更好的呈現(xiàn)出來,讓別人能更好的理解,內(nèi)化并達到行動的目地。
對于這個問題,可能有些寫作老手會說,多看書,多動筆就好呀。
其實這樣說也對,但總感覺籠統(tǒng),感覺無從下手。
但對于那些寫作得心應(yīng)手的人來說,文筆是靠長期的經(jīng)驗,實踐和體會得來的,很難用三言兩語說得清楚。
那么為了說清,我們先來搞清楚如何積累和實踐,
二,如何積累使用詞匯?
有的同學(xué)在寫作時,總是找不到準(zhǔn)確的詞匯形容,或總感覺寫出來的詞語平淡無味。
一個人筆下的世界有多生動,其實取決于他們的詞匯量有多豐富,因為詞匯越多,描述的就越細膩,感知層次也就越多,還原度也就越高。
列如,有人如果將文字比做自己的孩子,那么詞匯就是他的衣服,想要將他打扮的漂亮一些,就需要收集盡可能豐富的詞匯,并懂得不同詞匯的之間的搭配。
而換詞法就是為文字收集衣服,
我們來看一個例子
霎時,他臉色蒼白,手足無措起來。
突然,他臉色蒼白,手足無措起來。
霎時和突然就可以交換使用,
換詞法就是使用近義詞來積累詞匯。
在生活中,有時描述因缺乏更為具體的詞匯,寫作形象就會過于模糊。
這時我們就可以用換詞法,
比如:
這是一張桌子,
這是一張金絲楠的木桌。
又比如缺乏動詞積累,文字風(fēng)格會過于呆板,用換詞法仍然可以解決,
她看著他一句也不說,
他凝望著她,一句話也不說,
關(guān)于“看”就可以有幾十種選擇。
你可以把他們換到上面的句子里試試,并留意每個詞語不同的意思和意味。
王安石在作“泊船瓜洲”第三句,
春風(fēng)又“到”江南岸,
覺得“到”字用的不好,于是又改為,入,過等字,一共換了十多個字,最后才確定為綠字,即我們看到的,春風(fēng)又綠江南岸。
最后再介紹一種升級換詞法,
當(dāng)遇到一個讓你感到新奇的詞匯,就將其單獨揪出來,并和他相似的詞,打成了一個小詞庫。
例如,三國時看到關(guān)羽的臥蠶眉,就可以用此延伸一個眉形的小詞庫,比如蝶眉,柳葉眉,劍眉,聚財眉,鴨蛋眉.....
當(dāng)然,這個詞庫真正建立起來的標(biāo)志,是你知道各個詞庫中各個詞的涵義和區(qū)別。
我們總結(jié)一下,
換詞法可以換近義詞,也可以根據(jù)語境不同的詞,用來組建小車庫。
只要你堅持練習(xí)換詞法,你的詞匯量一定是夠的。
不過就算掌握了很多詞,但不會運用的話,就猶如捧著金飯碗去討飯。
而如何把豐富的詞匯運用到寫作中,讓你的文章更生動有趣。
下一篇就會講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