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意》----東野圭吾
很久沒寫東西,雖然歐陽老是督促。七個人的群,每到周六歐陽總是在里面“叫囂”,說是要珍惜她,畢竟像她這樣兢兢業業每到周六呼喚著“交作業”的人很少了。
后來這個妹子交了軟幣,進入了一個讀書群,我呢,也跟著加入,斷斷續續聽了三天怎樣做讀書筆記,如此種種。好吧,很久沒動筆,隨便記錄,當做開始。
周天,難得昨晚算是準時入睡,所以今早破天荒不到八點就醒來了。可是,就是賴床。
還好沒有再次入睡。看了會《金瓶梅》,有點不耐煩那半文言文,開始看《惡意》。
推理小說,看這本書,相較于別的,速度很快。不過我一向不耐煩看推理小說的,權當是消遣或者是稍微增添一點自己的信心,似乎又多看完了一本書,總以為開卷有益吧。之前看過東野圭吾的《白夜行》,因為是第一次看推理小說,所以覺得還挺精彩,故事很吸引人。看完《惡意》,全程沒有太多感覺,不過還是謹記著那三天的一點看書技巧,很快速在掃字,畢竟是故事類的,漏掉幾個字也不影響整個故事情節的完整性。看完使勁在想我的收獲是什么,或者這本書表達了什么。發現不過是高級版的自圓其說,情節不斷轉彎,超出你的預期,但又提前給讀者透漏著蛛絲馬跡。
我很喜歡高博士講的“最重要的是實用,一本書能夠給予的最重要的啟示是能夠將其運用在生活中”,這個跟老板講的“experience matters”簡直是不謀而合,我很喜歡這樣簡單實用的道理。書中警察很是細心,捕捉看似正常的蛛絲馬跡,所以才能將真相層層撥開。僅僅是知道并沒有太多用處,運用才是最大的回報。就像今天在星巴克喝咖啡,朋友手機沒電,我帶了插頭,本想著要換到另一個座位充電,結果朋友的小孩說道"桌子下面就有,不需要換位置"。我們才恍然大悟,其實我也知道這個信息,因為之前有一段時間經常帶著電腦跑到那里看書。可是如果不能運用,是不是就等于不知道。Connect the dots. That's critical。
當然這本書也表明了一點,用謀殺的手法表現了嫉妒的可怕。我們總是嫉妒周邊認識人取得的成就,可總是沒有全局觀。世上還有很多我們不認識的、比我們年輕的取得更多的成就。所以嫉妒心究竟是怎樣一種存在?
另外:今天和朋友談高溫假的計劃,去哪里旅行。我喜歡她的一點是“一言不合”就寫寫劃劃,這樣地表達方式更清晰。選擇哪種方案,預算多少,怎樣出發。
生活就在于不斷用心去感受、發現、學習、最重要的,是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