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矚目的第89屆奧斯卡終於落下帷幕,奧斯卡獎項仿佛不知不覺已潛入我們的心中,榮登代表世界電影的權威寶座。實際上這個每年由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組織、頒發的絕大多數獎項代表的是美國偏好的主流價值和文化,每年能成功擠進這份「光榮榜單」的優秀海外電影卻是鳳毛菱角。
【最佳外語片提名名單】
《托尼厄德曼 / Toni Erdmann》 (德國)
《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 / A Man Called ove》 (瑞典)
《推銷員 / The Salesman》 (伊朗)
《禁忌之戀 / Tanna》 (澳洲)
《地雷區 / Land of Mine》 (丹麥)
我選擇看的這部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A Man Called ove)就是來自本屆奧斯卡的“最佳外語片”的提名名單。相對臺灣和香港譯名(《明天別再來敲門》和《叫歐裴的男人》),我更偏向大陸譯名《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浪漫的文藝氣息裡同時製造懸念,吊足觀眾胃口。
電影劇本改編自近五年來瑞典最成功的作家弗雷德里克?巴克曼(Carl Fredrik Backman)的頭號暢銷書《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En man som heter Ove),被媒體評論為:一本引人思考「我們是誰」以及「如何度過我們這一生」的書。
書中講述了一個脾氣古怪的59歲鄰家老頭歐維,每天帶著堅不可摧的原則和滿腔怒氣在社區晃來晃去:搬動沒停進格線的腳踏車,檢查垃圾是否按規定分類,抱怨誰家的草坪不修剪,詛咒那隻掉了毛的流浪貓……實施著各種自殺計畫,直到某個冬日的早晨,一個聒噪的移民家庭搬到他隔壁,開始了一場人與人之間的「迷人相遇」……
《人物週刊》這樣評論:
「讀這個故事,你會哭,你會笑,你會想要搬到北歐去,那裡的一切都更可愛一些?!?/p>
果然,這部來自北歐的小眾電影沒有辜負我的期待。故事發生在雪國瑞典,畫面以一貫的性冷淡色調、憂鬱藍色為構色基調。鏡頭裡都是典型的北歐風貌:彩色的小屋、寧靜樸素的社區環境以及和諧美好的生活景觀,情節搭配適當的黑色幽默搭配顯得溫馨又俏皮。
電影剛開始沒多久,鏡頭裡的老頭就不慌不忙的將自己的頭用半空吊的繩套拴緊……毫無懸念,老頭第一次沒“死”成。原來這位「地獄來的惡鄰」正密謀著一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自殺行動!這裡給觀眾留下了對本劇最大的懸念:「為什麼這老頭身上有股視死如歸的勁兒?」實際意思是:「我想知道這個人的故事!」電影點題成功,并攥緊了觀眾的注意力,以正敘為主,涉及插敘和部分記憶閃回,向觀眾將故事娓娓道來……
「愛」
電影裡唯一的愛情線如瑞典人性格含蓄、內斂、深沉而不張揚。浪漫故事如帶著芳香的玫瑰花層層綻放。女主角索尼婭原來已安息在電影開端出現的墳墓裡頭,她那如冬日暖陽般的微笑只浮現在歐維自殺未遂的“迴光返照”裡。
年輕的歐維靠著打掃火車車間維生,而且寄宿在火車車間。他與索尼婭的第一次約會,他將索尼婭帶到高級餐廳,而自己卻在“家”裡早早吃飽。索尼婭疑惑,歐維只說了一句舉重若輕的話。
「那樣你就可以點你想吃的了。 」
簡單一句話,飽含了真情。實際意思是: 愛你,我心甘情愿將最好的自己和所有最美好只留給你。
他們墮入了愛河。熱情開朗的索尼婭漸漸融化歐維那顆冷酷孤清的心。然而死神并沒有輕易放過歐維。一次意外奪走了索尼婭肚子裡即將出生的寶寶,讓她后半生坐上了輪椅??杉词故亲喴?,她也依舊昂首如一朵向日葵,笑著面對生命中的不幸,用她的陽光照耀著歐維和周圍的人。
「我們選擇死亡,還是努力活著呢?」
索尼婭的話如光,穿透了籠罩在她和歐維頭上的厚云層。他們一起向社會的不公平機制、偏見和世俗觀念發出抗爭。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歐維獨自跑到學校門口,僅靠一雙手用木頭和釘子為索尼婭建造了一個殘障人士的輔道,幫助她獲得了夢寐以求的教師工作。那天起,燦爛的陽光重新照進這個家庭。
愛是什麼?愛就是無論順逆境,依然成全、支持、陪伴“你想做的”。愛的光芒就在這些平凡時刻閃亮,讓這兩顆年輕的心相依。
花光大半生的運氣,只為遇見你。
「生·死」
命運跟歐維開的玩笑沒有就此停止。59歲的歐維最終還是失去了心愛的索尼婭。除了失去唯一至親,善良的歐維頻頻感受到世界對他的惡意:父母留下的房子被強取豪奪,在退休年齡前被雇主無故遣散,花了大半輩子維護的社區安寧屢遭破壞。這樣糟糕的世界,又有何眷戀?
他想她,很想很想。想得每日到墓前換一束鮮花,然后躺在她墓旁,說說心裡話。想得無畏將獵槍對準了下頜,跳下了火車軌道,用繩拴緊了脖子……
上帝關上一扇門,卻為你打開另一扇窗。故事到這裡有了新的轉機。新來的伊朗裔新移民帕爾瓦娜一家不小心撞壞了歐維的郵筒,闖進了他的孤獨人生。外向可愛的帕爾瓦娜幫助歐維重新走進社區,他們共用食物,為鄰居伸張正義,維護社區秩序;歐維成了帕爾瓦娜的駕駛教練和baby sitter,帕爾瓦娜是在醫院照顧歐維的“女兒”。
帕爾瓦娜不經意就刺穿了歐維在這世間的所有孤獨。
「沒有人能獨自承擔一切,沒有人,包括你?!?/p>
歐維將暴怒咽了回去,因為他很清楚,帕爾瓦娜已看穿了他的所有偽裝。他向帕爾瓦娜傾訴所有那些在他心裡累積已久的失望和苦毒。
他釋懷了,也不再孤單。在某個秋高氣爽的秋日,歐維駕駛他最愛的薩博汽車,旁邊坐著稱呼他“外公”的鄰居小女孩,汽車奔馳在剛收割完的金黃麥田間,微風吹向他臉,他露出笑容、說:
「這才叫生活。」
鏡頭一轉便是另一個白雪皚皚的清晨,歐維終於“得償所愿”,平靜、得體、安息地離開了這個世界。舉行歐維葬禮的教堂裡,坐滿了懷念他的左鄰右舍、親朋好友。他離去前,重獲友情和親情,他最終和這個世界和解。這讓我想起的一句話:
「即使這個糟糕世界曾經殘酷、不公地待你,但若你依然溫柔待人,你的人生必以快樂回報你。」
或許有人認為這部電影平緩瑣碎,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戲劇高潮,但寡淡的敘事正是這部電影的妙處——冷色調的畫面,不討喜的主人公,在銀裝素裹的雪國,通過數次的回憶,一點點被融化,一點點地心生暖意。你時而被老爺子逗樂,時而又濕了眼眶,潸然淚下,讓你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時候,你已被深深打動。
這部屬于小人物的小故事讓我們心生共鳴,以極小的微距貼近我們的生活——陰霾裡中透出溫暖的微光,甜蜜中嚼出淡淡苦澀?;蛟S它的訴說并不夢幻,甚至有些殘酷地道出現實生活的本相,可依然慰藉人心,讓我愿意相信黑暗盡頭定是光。
感謝《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讓我們瞭解,在幸福國度的某個角落,平凡人依然有平凡人的煩惱和失落;讓我們相信,即使此刻囿於黑暗,向著陽光行,總能到達明天。
「讓人從眼淚裡醒來,擁抱勇氣繼續走下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