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培養我們自己的策略思維?讓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擁有策略思維,理性做選擇。
關于作者
奈爾伯夫,在耶魯大學教授博弈論和政治決策的課程,經常為《華盛頓郵報》和《紐約時報》等媒體撰寫關于策略問題的文章。同時,他還運用策略思維,為麥肯錫公司提供決策咨詢。
迪克西特,在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博弈論和商業決策課程,同時研究國際貿易中的策略行為。
關于本書
《策略思維》實際上指的就是博弈論,本書去掉了很多專業術語和數學計算,用有趣的案例分析代替枯燥的理論證明。針對不同的博弈行為,本書提供了相對應的策略。掌握了這些策略,你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理性做選擇,避免被套路。
核心內容
一、面對不同類型的博弈,我們可以使用什么策略?
二、博弈中,常見的三個問題:如何跳出“囚徒困境”?如何防止對手對你進行預測?以及如何影響對手的決策?
一、面對不同類型的博弈,我們可以使用什么策略
按照時間順序,博弈行為分為兩種,一種是相繼行動的博弈,也就是雙方輪流出招,比如下象棋;另一種是同時行動的博弈,也就是雙方同時出招,比如我們玩的石頭剪刀布。在制定策略之前,你必須要弄清楚博弈行為屬于哪一種。
1. 面對相繼行動的博弈,我們要使用的策略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
向前展望,倒后推理,是指每個參與者在輪到自己出招的時候,必須展望一下,自己的這一步行為將會給對方造成什么影響。反過來,對方的行為又會對自己以后的行動造成什么影響。
【案例】
你考慮讓公司的產品進入一個地區的市場,而這個市場正由另外一家公司壟斷。這時我們就可以運用“向前展望,倒后推理”的策略來做出選擇:如果你不進入這個市場,那么市場份額依舊會被對手壟斷;如果你進入這個市場,那么這時候,對手也有兩個選擇,要么,接受你的公司和你分享市場份額;要么,和你打價格戰,大家一起虧損。如果你預測,對手將會和你分享市場,那么你就大膽地進入。如果你預測,對手將會和你打價格戰,那你就要慎重考慮了。
2. 面對同時行動的博弈,我們要使用的策略是:選擇你的優勢策略;避免你的劣勢策略;尋找這個博弈的均衡,也就是均衡策略
優勢策略是指,在一系列策略中,這個策略比你的其他策略都要好;劣勢策略就是對你最不利的那個策略,這是一定要避開的;均衡策略是指,參與博弈的每一方都找到了針對另一方的最佳對策。
【案例】
比如,美國有兩大橄欖球聯盟,一個是全國橄欖球聯盟,一個是美國橄欖球聯盟,兩個聯盟分別組織自己的比賽。全國橄欖球聯盟在秋季比賽,因為秋季市場最大,而美國橄欖球聯盟也想壟斷秋季。假定秋季有1億人觀看橄欖球比賽,而春季只有5000萬人觀看比賽。如果兩大聯盟同時選擇一個季節,全國橄欖球聯盟將得到70%的收視率,美國橄欖球聯盟只有30%的收視率。那么,有沒有可能讓全國橄欖球聯盟轉到春季去呢?全國橄欖球聯盟有一個優勢策略,就是永遠選擇觀眾最多的秋季進行比賽。美國橄欖球聯盟沒有一個優勢策略,它只有一個均衡策略:永遠在全國橄欖球聯盟停賽期間比賽。
二、博弈中常見的三個問題
1. 如何跳出“囚徒困境”?——對背叛行為進行嚴格懲罰
囚徒的困境在于兩個人都做出了看上去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實際上卻陷入了一個對雙方都不利的困境中。那么,我們如何做才能跳出“囚徒困境”,維護共同利益呢?作者給出的答案是:對背叛進行嚴格的懲罰。
【案例】
伊朗和伊拉克兩個國家都想通過擴大石油生產量,來提升自己國家的收入,最終結果卻是,由于擴大了生產量,石油價格下跌了。為了避免這樣的“囚徒困境”,這時就需要有一個企業聯合組織來懲罰作弊行為。比如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就設置了懲罰的“觸發價格”,也就是,當石油價格低于每桶25美元的時候,他們就會覺察到。如果不是因為需求減少而導致的石油價格下跌,那就是有成員國作弊,加大了開采量,從而導致了石油價格下跌,然后,他們會對作弊的國家進行經濟制裁。這樣一來,石油生產國就不敢再盲目擴大產量,而是控制產量,維護共同利益。
2. 如何防止對手對你進行預測?——使用隨機策略
在博弈過程中,我們可以預測對手的行為,反過來,對手也可以預測我們的行為。為了防止對手對我們的行為進行預測,就可以使用 “隨機策略”。所謂“隨機策略”,就是策略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用一種不可預測、不可偵查的方法做出你的決策,這時對手就很難對你的行為進行預測。
【案例】
二戰期間,盟軍計劃在歐洲開辟第二戰場,有兩個地方可以登陸,一個是諾曼底,一個是加來港。諾曼底海灘相對平坦,加來港地形易守難攻。對于盟軍指揮官來說,優勢策略很明顯,就是聚集所有兵力登陸諾曼底。但是問題在于,德軍也知道盟軍將在諾曼底登陸。這時,盟軍就使用了隨機策略。首先,盟軍派一支部隊在加來港附近駐扎,假裝進攻加來;然后,策反了一個德軍間諜,并讓這個間諜給德軍發了一條特別容易破解的加密信息,內容是盟軍將在諾曼底登陸。于是德軍指揮部整體癱瘓,誰都不知道盟軍將會在哪里登陸。結局是德軍最終選擇重兵駐守加來港,盟軍以優勢兵力成功登陸諾曼底。
3. 如何影響對手的決策?——運用威脅和許諾
在和對手相互博弈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希望對手按照我們的預期來采取行動,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也就是威脅和許諾。威脅是指,對不肯與你合作的人進行懲罰。許諾是指,對愿意與你合作的人提供回報。
【案例】
美國和日本都想發展液晶產業,美國有技術優勢,但是政府相關預算不夠,日本政府錢多,但是技術一般。所以,降低資金投入就是美國的優勢策略,加大資金投入就是日本的優勢策略。這時候,美國做出了一個許諾,搶先宣布自己將會在液晶電視產業加大資金投入。美國的這個策略行動就改變了日本的預期,進而會改變日本的行動,讓日本不敢加大資金投入。
金句
1. 面對相繼行動的博弈,我們可以使用的策略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面對同時行動的博弈,我們可以使用的三個策略是:選擇你的優勢策略;避免你的劣勢策略;以及尋找這個博弈的均衡,也就是均衡策略。
2. 為了跳出“囚徒困境”,維護共同利益,我們可以對背叛進行嚴格的懲罰。
3. 在博弈過程中,我們可以預測對手的行為,反過來,對手也可以預測我們的行為。為了防止對手對我們的行為進行預測,我們可以使用“隨機策略”。
4. 在和對手相互博弈的過程中,有時候,我們希望對手按照我們的預期來采取行動,這時我們就可以使用兩種方法,也就是威脅和許諾。
5. 除了做出威脅和許諾,我們還需要讓威脅和許諾變得可信。如果你的威脅和許諾只停留在口頭上,別人就有可能通過向前展望預測到你的威脅和許諾不過是一種欺騙,那么你的策略就可能會失去效果。
6. 為了讓威脅變得緩和一點,辦法是創造一種風險,而不是一種確定性,表明可怕的事情有可能發生。
學會策略思維,才能在日常生活中理性做選擇,避免被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