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廁所蹲坑。
手機顯示媽媽的來電。心頭一緊,該來的還是來了。等她掛了打過去,壓低聲音告訴她我在廁所,想讓她先冷靜,延緩話題切入的時間。
媽,我在廁所……
安?哦,又地震了!你們有沒有事?
沒事,地震那會我們在游泳,都沒感覺到……
怎么會感覺不到,怎么不注意點!
九寨溝離你們那有多遠?
很遠,放心,沒事……
到底有多遠,你是不是又瞞著我?
我……真的遠,不信上網查嘛,問別人嘛……
我哪會上網,我不會上網,我看電視看的。
放心嘛,沒事的……
都是你自己選的,那么多城市怎么就要去四川。
媽,哪有絕對安全的地方嘛,湖北還發大水呢……
那哪有地震?地震多嚇人。
……
我說的都不聽,你們這個婚事這點我最不滿意。
……
反正你自己選擇的,你自己注意點,小心點。
好……
你看你們花那么多錢買房,裝修,唉……
……
還在嗎?信號不好嗎?
在在……
整天提心吊膽的,以后我是不會來長時間的。
……
你們自己注意吧,我不管了。掛了。
……
嘟嘟嘟。電話掛斷了。整個過程短平快。
來成都三年多了。每次大大小小的地震,只要她知道了,都會有幾通這樣的哀怨的問責電話。起初會持續幾天,現在大抵看我們結婚買房,態度決絕,也不再說更多了。
古人云父母在不遠游。道處多少在外游子心里的痛。小學我便開始寄宿,初中、高中、大學、工作,到去年結婚,爸媽對于我,更像是是寒暑假,是中秋國慶春節。細細想來,每次回家,父母總是忙碌,忙著干活,忙著張羅,忙著為我們打包所有能帶走的好東西。我想,今年兩邊的爸媽第一次過來我們成都新家過年,無論如何,都不能讓他們再忙碌,這次該我們年輕人為他們張羅了。
可是……我又讓他們不放心了。
大學畢業第一年,我在深圳做著與本專業相關、算是高薪、但我并不那么喜歡的工作,償還了我大學四年的助學貸款,偶爾出游并且還能結余一部分支援家里。家長們認為的好工作,我在一年之后放棄了,和本哥決定定居成都。
剛來成都的兩三年時間里固然是辛苦的。兩個畢業一年的小年輕,要在這里站穩腳跟,就得付出比別人更多。從7平米合租房,搬到50平米的清水房,搬到50平米的精裝房,按揭買車,搬到郊區50平米的電梯公寓,到終于買下屬于自己的房子并且裝修。鬼才知道我們經歷了什么。那些日子,本哥加班熬夜到流鼻血,我也常常熬夜通宵寫方案,再或者為車貸、房貸、裝修貸款而發愁盤算,但我們只是這個城市里兩個再平凡再微小不過的小年輕。
這些或者某些,爸媽都是不知道的。我跟本哥也向來都是報喜不報憂,自己做主自己想辦法。爸媽看在眼里,苦在心里。一來,我如此篤定的跟著本哥,他們不想我吃苦但又無奈于我的堅持;二來家弟尚小經濟壓力還大,無力為我分擔。所以,才會有每次地震過后哀怨的問責。我也總是忍不住想,自己是不是太自私了。
可如今,我已愛上這座城市,這里有我的青春,有我愛的人,我創造的家。我從不后悔當初的選擇,卻愧對愛我的他們。兒行千里母擔憂,只愿天下安寧,四川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