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實話,到龍盤虎踞之稱的南京,總感覺有一種落寞,大明王國漢人的落寞,大民國的偏安一島,一個時代的變遷。
在繁華高樓之下,似乎能見虎虎而立的錦衣衛士。莫愁湖畔已不見唱詩詠調的才子佳人。現代的錦華掩映不住江南故朝的煙花詩情。
石鼓路,我覺得應該叫石頭路,更貼切這座古城的意境。寂寥的街道兩邊,美食館霓虹招牌閃著明亮的光,吸引著我眼球。
一年的百年老店
一年的百年老店,餛飩攤,南方最常見的的食物,把一個簡單店面裝修策劃的很文藝。
環境簡約
簡約風,一定吸引一眾年輕人。
陳列的都是屬于一個時代的印記
從店門口三道杠人物,到店里六七十年代的物件,都屬于一個時代的回憶。
薺菜魚肉餛飩
糍粑
點了最貴的應該是創新的薺菜魚肉餛飩,不似一般江南餛飩那般湯清還有幾滴香油的清亮,餛飩白而似薄翼。此餛飩湯混,深色的露出菜樣的顏色,賣相是褐麥色,好在調料區的自助調料很豐富,我挨個加上小蔥,香菜,蝦皮,紫菜,榨菜沫等,迫不及待吃下去,只有薺菜的味道,魚肉或許太嫩了,已經吃不出來了。再喝湯,讓我想起某人說過重慶的火鍋不在乎鍋底,主要是料碗的味道。糍粑好看,像西式的蛋糕,到糯米的粘甜,還是不能恭維,也有些撐肚子。
喝完最后一勺調料混合湯,在文藝餛飩館里再看看,只有寥寥三四個人,從門口進來一個個子高挑,模特身材的女子,有如三十年代穿旗袍的民國女子,沒能拍上照,坐在那架大錄音機下,像民國的廣告畫,出得門來,再看一眼三道杠的百年老店,確認我要回漢庭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