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兩個月找工作的過程中讓我收獲了很多,這篇算是記錄和總結,也算是對下一屆學弟學妹的建議。注:我的行業是半導體,工作職位是芯片設計。
選擇
對于找工作首先要確定的是你要找什么工作,就拿我的專業來說,可以做設計、驗證、后端、封裝、測試、FPGA等等與半導體相關的崗位。但是具體到每個人身上,就要在開始的時候確定下你要找的職位,可以有兩個或三個,但是要分出主次,主次不分會讓你糾結整個找工作的過程。同時,主次不分說明了你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做的是什么。主次分清,然后就根據主次去準備。比如我就做設計,那我幾乎所有的時間都放在了設計上,驗證方面的知識我基本上一點沒看,后端稍微自學了一些和設計相關的基礎知識。
現在我回想找工作的這個階段,我覺得還是后端和驗證比較好找。首先從一個公司的正常配比人數來說,驗證肯定要比設計的人多,而后端是一個比較注重經驗的崗位。對于在公司實習的學生來說,做的基本上就是驗證和后端,能夠讓實習生做設計的很少。但是對于沒有在實驗室的同學來說,大部分都是設計。所以在外實習的人應該把握自己的優勢,在找工作的時候進一步把優勢擴大,就是你的項目。很多時候在你決定找哪個方向的工作時就決定了找工作的難易程度。
簡歷
當你確定了怎么找工作以后,就該準備簡歷了。簡歷要用什么樣的模板,寫哪些項目,項目提煉出哪些點等都不是一下就能確定的,很多細節要打磨很多次。但是相對個人來說準備的越早,考慮的就會越全面,就能越改越好。對于簡歷模板,別用黑白的,用不太花的,稍微有點顏色的,到時候彩印。為的是你的簡歷和別人的簡歷從外表上看就不一樣,因為面試官先看簡歷才看你,想清楚這個邏輯,你就該知道給簡歷花點錢了。自己做不出好看的簡歷,那就去500丁上買一個(免費廣告),花不了幾塊錢,但是弄出來的效果完全不一樣,因為人家弄簡歷是專業的,你是業余的。找工作的時候我讓我周邊的朋友都在上面的人買的,親測好用。值得注意的一點是研究院所和公司對簡歷的要求可能不太一樣,在投遞簡歷時需要注意這一點。
對于簡歷上的項目內容,要找出你做的項目亮點,注意是亮點,就是你這個點讓面試官一看就覺得你水平不錯,一般的學生都接觸不到的。但是千萬別編,就學生這點水平,老司機一個問題就問出來了。簡歷的誠實可信是很重要的,同樣對于面試也是,后面會說面試的技巧。一般來說一張簡歷里最多有三個項目,每個項目有每個項目的特色,個人感覺,就算你項目再多,也就寫三個,因為多了,面試官也不會問。在我面的過程中60%的面試官只問了我一個項目,所以問的相對來說會詳細一些。項目肯定是簡歷中最重要的,所以要提前準備,千萬要提前,別最后剩一個月了才想起簡歷上沒什么項目,隨便拿東西來湊。最起碼提前6個月,別拿沒時間、沒項目來當借口,把打王者榮耀、刷劇的時間拿出來沒什么時間都有了;對于項目,如果你們實驗室不是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沒有什么能拿出手的項目,那就去網上花錢買吧,別心疼那幾千塊錢,現在花幾千,找到好的工作,半個月就掙回來了,現在能花錢買到就是撿便宜。有些網站會手把手教你,里面會講到必須的基礎知識點、經驗、方法、甚至是代碼都能給你,就看你自己學不學了。至于在哪找,哪家的比較好,我不做推薦,雖然我也買了,因為人和人的需求不一樣。
項目做完以后,寫進簡歷之前要想清楚,123條的列好,別人一看一目了然,簡明扼要,不要是一坨坨的。如果你覺得幾句話說不明白,那就是你還沒理解透徹,繼續琢磨怎么寫就行。簡歷一定要有專業術語,要讓面試官看出你的專業素質。記住:你是專業的,不是業余的。其實在簡歷上很多人會寫自我評價這一欄,我覺得你可以寫,雖然大部分面試官不會看。寫的原因是為了后面面試時的自我介紹做準備。
投簡歷
簡歷準備好了以后就是投簡歷,8月份我是海投,差不多的公司基本上都投了,投了將近40家。都投是因為當初心里沒底兒,先找個保底的,再求更好的。所以免不了在筆試、面試的時候沖突,這個時候就根據你對自己的了解來做選擇。此時的選擇和后面offer的選擇都是至關重要的,因為這個直接關系到最后你會去哪家公司。那么你選擇的核心標準是什么?是你真正想要什么,知道這點才能做出一個不后悔的選擇。大部分人不是短時間就能想明白的,我的建議是多查,多看,多問,多調查,不要用你自己的臆想去判斷這個怎么樣,那個怎么樣。比如,我一個同學想做設計,你問他為什么要做設計,他說我就是喜歡設計,別的沒什么理由。我覺得他就是欠考慮,思想上的懶惰。因為他如果真的喜歡設計就會在找工作之前去真正做幾個項目,知道設計是什么,設計吸引他的是什么,他會去問有經驗的人設計怎么做會更好入門等等。如果只是單純的喜歡,那么在他工作中遇到苦難的時候,這份喜歡很可能會變味兒。所以,盡快確定下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主要是三點:地域,公司,職位。想清楚的越早越好,否則讓你會付出一定的代價,不管是金錢還是時間。我就是在不斷的選擇中認清自己想要什么的,雖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是我認為值,因為你又進一步認清了自己。
在宣講會開始之前,如何找到好公司的投遞方式,是很重要而且有效的。因為這兩年提前批越來越重要了,一些大公司提前批就能收將近80%的人,說白了就是提前占坑。那么去哪找這些信息?自己去查吧,如果查不到,說明你能力還沒到家。因為找工作不是只比拼項目和學習成績的,拼的是全方位的能力,比如人脈,你認識的學長多,就有內推;信息收集,你平常注意收集信息就知道去哪找招聘信息;自我判斷,你知道自己最想要的是什么的時候,就會在做選擇時毫不猶豫的做出最適合自己的那個;分析數據,仔細分析上一屆和上上屆學長學姐找工作怎么樣,分析這幾年公司想要找哪方面的人,比如今年的驗證就很好找工作,這些結論只要你用心查、總結,很簡單就能得出來。如果你專業知識啥也不會,那么你知道再多的信息也沒用,因為自身的實力是1,其他的是0。但是對于能力在中上等的同學來說,拼的就是其他能力了。科研實力相當的兩個同學,一個會“說”,一個不會“說”,在北上廣深二者的工資能差出3K。這里的“說”是指準確表達,準確表達,準確表達,重要事情說三遍。準確表達說的是在技術面和HR面中和對方交談,包括如何正確邏輯表達、采用哪種表達方式,如何根據對方的反應來快速反應你要說什么等等一系列小的技巧。
筆試
對于筆試,我覺得筆試更多的是基礎知識和基礎面(注意這個面也是很重要的,就是比不一定很精深,但是要知道是怎么回事兒)。其實每個專業的基礎知識就那么點兒,在網上多找幾套題基本上就差不多了。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有哪些基礎知識點,那就提前去看幾家公司的招聘啟事,上面會寫需要哪些技能,按照上面的要求,一條一條的學,最好能夠全部掌握。學了之后覺得自己沒學透徹,那就去網上搜,不會 Google那就百度,基本上百度都能搜到,我就在上面搜到了大部分知識,總結的也很到位,最多就是花點時間。
如果你懶得花時間去找,那就花錢吧。有人專門在網上開了找工作講座,花幾十塊錢聽就能給你講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明白一點:這個階段花的錢都是小錢,只要你花錢學會了東西,那就是值得,找到好的工作,兩個月把你一年花的錢都能掙回來。
但是在筆試的過程中我發現,從項目中學到的基礎知識和只學不做的基礎知識不一樣,因為你不僅知道,你還用過。“用”比“學”重要。
在你做完筆試題后,一定要記得及時總結,最好當天晚上就總結出來。因為到時候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筆試的內容。我遇到過一家創業公司,招人很嚴格,筆試題出的也很有水平。當天筆試答完后通知第二天面試,面試的時候把我的筆試卷子拿出來一道題一道題的問,你的思路是什么?你為什么做錯?你對這道題有沒有別的想法等等一系列問題,剛開始還好,后面直接把我問懵逼了。大部分人在面試的過程中再去做筆試題會很緊張的,但是你提前準備了就會從容很多。這里說一個我覺得很有意思的題:請畫出與門的真值表。就這一道題刷掉了90%的人。因為大部分人沒做過項目的人早就忘了信號會有z態和x態這兩種情況,接下來還會問在什么情況下信號會出現z態和x態?怎么解決?
筆試的總結不僅僅只是應付面試,他會讓你對自己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同時查漏補缺。
面試
對于面試,我覺得面試比筆試重要,因為面試是你和面試官面對面交流,你的目的就是用你的專業知識和一些“技巧”去讓面試官“喜歡”你,就夠了。對于面試說下面四個比較重要的技巧:
1、當你拿著簡歷走到面試官前面時,開口第一句話不是“面試官好”,而是“老師好”。而且你要笑著說,這樣就能拉近一下距離。老師,能夠拉近距離。
2、坐下后,立刻拿出紙和筆,桌子上有筆可以不拿。因為拿出紙和筆代表你做了準備,而且在面試的過程中你覺得面試官說的哪點有道,可以隨時記下來,面試結束把自己的紙帶走,回去再總結。我就靠這點在面試中學到了很多東西。
3、誠實。尤其是技術面的時候,一定要誠實。不作不會死。大部門技術面的老師還是有較高的水平的,如果你沒做過的東西講出來,面試官一下就能問到點上,那樣會更難堪。
4、自我介紹就把你獨特的地方說出來。獨特,就是別人一般都不知道或者沒做到的。
面試完也要及時總結,因為他們找出的是你項目中你不熟悉的幾個點或者幾個很有意義但你又不會的知識,又或者是他給你講解了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我面中興的技術面時,老師問完我項目后,問了一個讓我現在都覺得對我很有啟發的問題:你覺得你的驗證流程有什么不嚴謹或者欠缺的地方么?這個是讓我醍醐灌頂的,因為她讓我跳出了項目,不是項目里具體的某個問題,而是從外面觀察這個項目,找出bug。在面展訊的過程中,我和面試老師聊了兩個多小時,她讓我明白了從C model到RTL只是一個基本功,是一個人人都能完成的工作,你要想的是在能夠在一個比較高的頻率、用較少的面積、較小的功耗來實現功能,這是最難的;讓我明白了IC設計不僅僅是寫代碼。
和有經驗的這些老師交流會讓你對這個職位看的更清楚,會讓你更加清楚能做什么,將要做什么,和怎么做。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當你手里有供你選擇的offer時,你要怎么選。這個是我糾結了很長很長時間的一個事兒。當你在做選擇時:征求大部分人意見,和少數人商量,自己做決定。但是當你在做決定之前的一個小時最好是自己一個人,沒有外界的干擾,好好理一理思路,想明白做這個決定的成本、收益、是否心甘情愿等等,最好能寫在一張紙上,然后去仔細思考、判斷。前面說的那些因素都是很重要的,因為是這些支撐著你走完你做決定的這條路。你做完決定后的所有后果都需要你去承擔,不后悔是最主要的。
反思
當我找工作所有的事兒都落聽了以后,回過頭來發現,有好幾個同學去了BAT、銀行、咨詢等不是半導體行業但也很不錯的公司。如果你不是非干這行不可,有時間就可以去試試你很想去的那幾家公司,沒準兒就真的可以成。就算到最后不成,也能認清很多東西。所以把眼界拓寬,有時間就多去試試。
最后祝各位明年成為offer收割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