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最近正愁劇荒,看到后臺毒友給Sir的留言。
阿sir,什么時候評一下《如果蝸牛有愛情》啊?如果你不評,那我就自己來了喔。@polaris
你們一個個都身懷絕技啊。
別急,Sir忙著生病沒時間,表妹來——
《如果蝸牛有愛情》
由趙醫生和曲筱綃,噢不,王凱和王子文主演。
改編自丁墨同名小說,導演是拍過《戰長沙》的張宙。這也是他倆繼《他來了請閉眼》后二度合作。
目前豆瓣評分7.9,成績不錯。
瞅了一眼制作團隊——正午陽光,難怪。
堪稱目前國內的“良心劇制造機”,《北平無戰事》《瑯琊榜》這些口碑作都是它家的。
再仔細一看,《如果蝸牛有愛情》居然只有21集!每集才34分鐘!
這在如今一言不合就四五十集往上(《胭脂》45集,《麻雀》69集)的國劇界,簡直就是感人。
主線一句話就能概括:
見習女警許詡(王子文 飾)和刑警隊長季白(王凱 飾)攜手破案的故事。
劇情不復雜,但表妹還是被它吸引住了。
因為它和外面那些國劇好!不!一!樣!
除了篇幅短小(或者說難得沒有過長),《蝸牛》還有不少亮點。
首先,它看起來很不像電視劇。
一般的電視劇畫面比例是16:9,而《如果蝸牛有愛情》是2.35:1。
左:《瑯琊榜》 右:《如果蝸牛有愛情》
這是電影的常用畫面比例,所以很多觀眾第一眼都會覺得:矮油,不錯哦。
當然,光靠畫面比例營造高大上質感是不夠的,這部劇的攝影和燈光也挺考究。
通過構圖隱喻人物性格和走向。
人與窗構成一個“囚”字
多角度拍攝,剪輯凌厲,鏡頭語言更加豐富。
燈光組估計也加了雞腿——
第二集開頭的鏡頭,在漆黑的樹林里,月光透過樹葉灑下來,落在一個蹲著的人影上。
懸疑緊張的氣氛立馬體現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還全程現場收音,采用同期聲,終于沒有了配音的違和感。
可以看出,這部劇在制作上有野心,想要向電影靠攏。
其次,再來說說演技。
看過王子文的《歡樂頌》,擔心這里會跳戲?
絕對是多慮了。王子文在《蝸牛》中,完全演出了和曲筱綃截然不同的感覺。
《歡樂頌》里的鬼馬小曲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如果蝸牛有愛情》里冷靜的許詡。
就是本該安靜的許詡偶爾又被演得有點……木訥。
至于男主王凱,則維持了以往的水準:
演技及格以上,主要耍帥沒落下。(畢竟要考慮很多嚷嚷著為他生猴子的女觀眾)
導演生怕觀眾get不到王凱的帥,于是我們在第一集先后看到:
徒手碎菠蘿
騰空飛毛腿
一代宗師
表妹粗略算了下,第一集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花在了王凱的打戲上。
好的好的,我們get到了。
第三,也是最可貴的,在破案方式上,《如果蝸牛有愛情》結合了傳統刑偵和犯罪心理學,展現了真實刑警的常態。
咳咳,表妹要拿出小粉筆,簡單講一下這兩個詞——
傳統刑偵注重的是勘查和取證,一切靠證據說話。
而犯罪心理學則是以側寫的方式,根據罪犯的行為方式推斷出其心理狀態,重在分析。
不少打著“刑偵”旗號的劇,其實都夸大了犯罪心理學在刑事案件中的比重,通過“側寫”的方式,將破案過程描述得神乎其神。
但現實生活中,真正在刑偵中起到主要作用的,是一切靠證據說話的刑警。
《如果蝸牛有愛情》的一大亮點,就是較之以往同類國劇,更好地將刑警這個職業盡可能真實地展現給觀眾。
比如在第二集中,我們看到刑警是如何縮小嫌疑人的范圍。
輸入地質制圖系統
做郵政編碼分析
做多種因素分析分組
刑警只看證據,不聽故事。
這種對傳統刑偵手法的再現(排查走訪、數據分析、加以犯罪心理學作輔助)與還原,使得這部劇在同類型題材中脫穎而出。
劇中季白有一句臺詞:做刑警,這一輩子,你面對的都是刀槍,而背后卻是鮮花。
準確地概括了刑警這個職業,同時也表達了對其的尊重。
難怪這部刑偵劇還收獲了不少警察蜀黍粉絲,眾多藍V紛紛轉發表示支持。
有幫忙背書的。
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
有參與到刑事偵查的科普當中的。
德州運河公安分局
還有這種認可劇組置景用心的。
德州市公安局運河經濟開發區分局官博管理員
難得有一部國產刑偵劇,警察蜀黍都說好!
至于劇中男女主角的愛情
——雖說是懸愛劇,但編劇有意削弱了原著中言情的部分。
你們懂的,一般國產“職業劇”都是減弱專業,加強言情,然后戲外再炒炒CP什么的……
而這部劇到目前為止,不止減少了戀愛戲份,還將原本一個個獨立的案件串聯在一起,環環相扣,增加追看性。同時又在每集埋下伏筆,貫穿全劇。
光說理論不敞亮,我們來舉個栗子。
《如果蝸牛有愛情》中,調查一起豪門綁架案。
女主角許詡發揮自己的專長,通過心理側寫分析得出:被綁架的人質有出軌之嫌,而且很有可能被撕票。
這就體現出犯罪心理學的一個短板——重在分析,缺乏證據。
但是男主饒有興趣地讓她說下去。
于是女主更加大膽地進一步分析,指出現在當務之急就是要去解救即將被撕票的人質。
看到這里,表妹覺得好氣啊。
好唄,這無憑無據的,又要靠著女主光環強行破案了。
沒想到!
反轉出現了!
男主居然開始懟女主了!!
你的依據呢
還一連串地懟懟懟。
你調查過他的背景嗎
他的社會關系
他最近的行蹤
他可能藏身的地點
就是啊就是啊。
這一段,就展現了傳統刑偵手法和犯罪心理學的碰撞。
原來男主早已通過排查走訪的方式找到并成功解救人質。
走之前還撂下一句——
刑事偵查就是這樣
如果不能適應
你可以離開刑警隊
看到這里,好想給編劇鼓掌。
終于不是靠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來推動劇情了……
當然,并不是說《如果蝸牛有愛情》就完美了。
國產劇的很多老毛病,在這部劇中也未能完全剔除。
比如被不少網友詬病的“裝逼”:
披著法律外殼的偶像劇,總有點不倫不類。男主還是更適合民國和古裝,現代裝看起來怪怪的,而且裝逼過頭。@熱死了
以及有邏輯但不夠嚴密:
一般般,周播劇需要有懸念。@alice
主演的演技,也是有人夸有人踩……
裝逼,腦殘粉,邏輯硬傷,節奏凌亂,角色太臉譜化。王子文加一星。@安靜
女主演技有點辣眼睛,然后劇情真爛@天涯不見
《蝸牛與愛情》的確存在一些問題。但表妹仍認為,這是一部近期可觀的作品。
不信?比較一下和它“本是同根生”的另一部劇——
《美人為餡》
原著作者同樣是丁墨,還和《如果蝸牛有愛情》同天播出。
豆瓣評分目前5.2,不及格。表妹還看到,藝術總監/編劇:于正……
感覺有點不妙。
掃一下原著評分,似乎《美人為餡》還略勝一籌。
《如果蝸牛有愛情》7.2,《美人為餡》7.7
秉著嚴肅的探究精神,表妹去看了三集《美人為餡》……
結論是,5.2這個分數,還真沒給低。
和《如果蝸牛有愛情》一樣是懸愛題材,說的也都是刑警破案,甚至人設都有些類似(女主擅長心理側寫,男主擅長傳統刑偵)。
但《美人為餡》用血淋淋的事實告訴我們——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
故事說的是美女刑警白錦曦(楊蓉 飾)和神秘男子韓沉(白宇 飾)不打不相識,因為一起強奸案兩人再度相遇,在攜手破案的過程中解除誤會,漸生好感……
重點來了——
巧的是,兩人都同時在五年前因為意外失去了記憶。
韓沉一直在尋找他記憶中的“未婚妻”,白錦曦的過去似乎也和他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講真,看到這個失憶梗表妹就有點方,心里默念千萬不要又是一部瑪麗蘇劇。
但于麻麻果然沒讓我們失望。這完全是一部,瑪麗蘇愛好者都不一定看得下去的辣眼睛劇。
比如,關于男女主角的“不打不相識”。
《美人為餡》中的打戲,幾乎全是打著“打架”名義的耍流氓。
你們這是干什么?
摸來摸去的有意思嗎?讓那些認真打架的人怎么想?
人設上也是怎么好看怎么來。
女主全程踩著高跟鞋飛檐走壁就不說了。
男二號更是讓人一臉懵逼。
請問這油頭梳成這樣,有事嗎?
哦原來是個專業的法醫。
這個法醫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給女主準備愛心便當,還貼心送上門。
刑警迷妹們一頓花癡,但他對其他女人都是不屑一顧的,只愛女主一人。
呵呵呵……這樣的設定,表妹成年后就沒信過了。
置景方面,也是real任性。
警察局是介樣的。
案發現場是介樣的...
想到藝術總監是于正,也就不足為奇了。
于正在《美人為餡》的發布會上說:“我想做出一個像奶油蛋糕一樣的很甜蜜的不恐怖的兇殺案的片子。”
哎,你開心就好。
已經2016年了啊,我們還要看這種劇到什么時候?
更有意思的是,面對兩部劇口碑與評分的落差,于麻麻認為是豆瓣水軍故意抹黑《美人為餡》,還煞費苦心地挖出兩部劇的打分對比圖。
下面還有很長,感興趣的請微博觀看完整版
表妹也笑笑,不說話。
要是能把這份心思用在拍劇上,或許也不至于是這種結果。
用一個丁墨原著粉的話來說:
《美人為餡》與《如果蝸牛愛情》之間,隔了一百個《他來了,請閉眼》@南山有南野
原著作者丁墨,應該沒想到,這兩部劇的打開方式會如此的不同。
《美人為餡》是網劇,每周四集。由于正團隊打造,號稱斥資3億。
《如果蝸牛有愛情》是臺網聯播劇,每周三集。
如表妹前文所說,制作團隊吸取了《他來了請閉眼》的教訓,努力去言情化,將重點放在刑偵上。
雖然仍有裝逼嫌疑,和懸念短板,至少它做到了節奏、劇情、演技、制作水準努力在線。
后續水準能否維持還有待觀察,但作為國產周播劇來說,這是一次成功的試水。
至少它沒讓我們辣眼睛,也警醒了一些“無視觀眾智商”的制作團隊。
觀眾不是小白,走不走心,一看就懂。
最后,關于《美人為餡》和《如果蝸牛有愛情》的差別,表妹一句話敲黑板吧:
前者一眼都不用看了,后者還可以懷抱著好奇和期許,嘗試一觀。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騰訊視頻可以看喲~
編輯助理: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