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是情書王子沈從文逝世29周年,讀過他很多作品,他的作品以及和夫人張兆和的故事maybe奠定了我的愛情觀婚姻觀的建立以及形成的基礎。
所以,想再這個日子,談談“關于愛情”
有一種東西
他會在某個不知道是怎樣的夜晚像風一樣突然襲來
讓你措不及防,無法安寧
與你如影隨形,揮之不去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
只能稱他為愛情
愛情是一件說不清楚的事兒
有的源于一見鐘情的愛,
有的發自日久生情:隨著時光流逝,在某一瞬間,忽然發現你已深入我的骨血,割不掉,離不開。
也許,我可以用語言描述出和你一起有多么的愉悅,我有多么渴望和你在一起,
可是我形容不出我為什么突然就愛上了你。
也許是那天陽光正好,
也許是你那用肥皂洗好被太陽曬干的白襯衣上香香的味道,讓我想起了媽媽,想有個家,
也許是時光把陪伴發酵成了愛......
關于愛的“頑固”
當然我知道“執著”比“頑固”聽起來更美,但我卻覺得“頑固”更貼切。
因為“執著”多與一定美好而正確的事物強關聯。
而“頑固”多與普通人類的個人意愿和選擇關聯,當然有可能是丑的,有可能是錯的。
就好像沈從文給張兆和的一封情書里寫著:
“我愛你愛得頑固,我先以為我是個受得了寂寞的人,現在方明白,我們自從在一處后,我就變成一個不能同你離開的人了。哪怕沒有結局,哪怕終將失去你,此刻我也要選擇愛下去?!?/p>
他在另一封情書里還寫道:
“我知道一見鐘情會不理智,知道日久生情也會生變故,知道愛情不是一時意氣用事,但是愛而不得就放棄,遇到一丁點磨難就放棄,那是一般人做的事,我選擇不放棄,頑固的愛你。”
好吧,看出來了,文學家、藝術家都是三班、四班畢業的:)
關于愛的“感覺”
真愛的感覺是什么,也許一萬個人就有一萬個答案。
而我想,這個答案是:心安。安定。那些所有對于未來的不確定,都安了心。
一直覺得最好的愛情,就是對方在身邊時,縱使什么都不做,也覺得心安;
哪怕對方不在身邊,只要想到世間有一個這樣的人,
就像突然有了軟肋,也同時有了盔甲,
會覺得一切都有了勇氣。
在沈從文最困難的時候,張兆和仍是他的內心支柱;
在所有人都覺得馬云的想法不切實際時,張瑛毅然支持他;
倫納德選擇對外隱瞞伍爾夫的精神失常,始終陪伴呵護她。
我希望他
是我生病時給我喂藥的人,
是我孤獨時給我陪伴的人,
是我想念時會被我牽掛的人,
是我奮斗時給我支撐的人,
是我疲累時給我懷抱的人,
是我虛弱時給我力量的人,
是我一無所有依舊不離不棄的人。
我希望我:
是他的支撐,
是他的心安,
是他的最后一張底牌,
是他余生相信不相信都存在的美,
是他余生看到看不到都存在的愛。
關于愛的“盡頭”
如同萬事萬物,如同生命,有生就有滅,有開始就會有結束。
經常我也會想,愛情的盡頭是怎么樣的?
如果愛情的開始,是一眼望去的怦然心動,
那愛情的盡頭又是什么?
后來,我終于明白愛的盡頭是什么了。
不是擦肩而過,不是聚散離合。
不是傷害也不是第三者。
而是這些東西都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