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學學院 18教育大類2班 張蕓
? 誠信,這關系著一個人的工作、生活跟學習……一個人如果失去了誠信,將在社會上無法立足。
? ? ? 重視道德,講究誠信,往往可以在經濟上獲得豐富的收益以;反之,不但會在道德上受譴責,受到法律的嚴懲,更難以在經濟上獲得長久的利益。
? 當今社會,誠信普遍缺失,由此引發的社會問題,越來越引起了人們的關注。追本溯源,誠信古已有之,倡導誠信,誠信做人是古往今來,古今中外的普遍共識,不僅偉大人物具有誠信的品質,許多品德高尚的人,都要嚴格要求自己,力求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下面我們分享幾個故事,從中可以感悟出誠信的力量和美好的品質。
? 曾子的妻子在市場上去,她的兒子要跟著一起去,一邊走一邊哭。媽媽對他說:“你回去,等我回來以后殺豬給你吃。”妻子從市場上回來了,曾子要捉豬來殺,他的妻子攔住他說:“那不過是跟小孩子說著玩。”曾子說:“絕不可以跟小孩子說著玩。小孩子本來就不懂事,要學著父母的樣子學,聽父母的教導。現在你騙他,就是教小孩子騙人。做媽媽的騙孩子,孩子不相信媽媽的話,那是不可能把孩子教好的。”于是曾子把豬殺了。
? ? 郭沫若小時候很淘氣,但是很孝順。有一次,他媽媽得了一種“暈病”,郭沫若聽說芭蕉花可以治病。這種話賣的很貴,并且難得一開于是他就和哥哥一起跑到一座花園內找那種花,恰好那座花園里的芭蕉開了一朵大黃花,郭沫若跟哥哥把花偷偷摘下來給媽媽。媽媽雖然知道郭沫若這樣做是為了孝順她,可是兒子行為讓她很傷心。從此,郭沫若再也不偷拿別人的東西了。
? 誠實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也是一份寶貴的歷史資源跟精神財富。誠實是指道德主體內在的一種真實不欺的品質,所謂“內誠于心”,表現真誠,誠懇等。要求人要有真心,真言,真行,真誠待人處事,反對欺騙跟虛偽。守信是指道德主體在社會生活中與他人或者社會整體交往時表現出來的講信義、收信用的具體行為,表現為講信譽、收信用,言行一致。
? ? 誠信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做人講究做事心安理得,保持誠信,你才能做事坦蕩,快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