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很小的時候,我們就夢想過長大后要當科學家,要當警察,要當大超人拯救世界……長大以后,這些夢想都實現了嗎?
看著身邊的人都慢慢事業有成,慢慢在工作中都有了起色,而你卻在原地踏步。有的人會開始醒過來,尋找解決的方法;可是有的人卻學會了欺騙自己,繼續“舒服”地“享受”下去……
每當跟親朋友好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夠高談闊論,談論著以后的夢想,計劃著要做什么事,可是夢想總是飄在高空,永遠沒有落地。
沒有落地的夢想永遠是幻想。
在我們讀書的時候,總是會遇到這樣一些人。他們成績中等,每科成績都很平均但又不突出,人最怕的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每次開成績總結會,他們都會給自己制定一個很高的目標,那就是成績要進入班級前三。可是,到了學期末的時候,成績依然不溫不火,原因是他們制定的目標,從來沒有想辦法去靠近過。在課后,當別人都在學習的時候,他們在想,今天有點累,要不先去踢一場球,明天有了精力之后再繼續學習。于是等到了明天,又發現自己還有比學習更重要的事要做。就這樣,夢想還是那個夢想,而你還是那個你。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不缺乏夢想,我們缺乏的只是踏踏實實實現夢想的過程。拖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通病。你是不是在心中無數次地想過…我想要……甚至可能為之還交了不少學費,但是這些夢想又有多少正在被你無限擱置和拖延?多少夢想被你的拖延毀掉了?
為了養生,你決定要晚上十點之前睡覺,可是到點了以后卻一再說,再晚十分鐘就睡,結果不知不覺又到了12點;為了減肥,你決定每天早上起來跑步,可是躺在床上,留戀溫暖的被窩,告訴自己,再睡十分鐘就起來,結果一睡睡到太陽出來,跑步自然成了口中的夢想;為了增長見識,你決定要每天都讀書,當晚上終于有時間去看看書的時候,卻發現好的電視劇又開始了,就告訴自己,看完一集電視劇就看,結果,看完之后,自己卻發現已沒興趣看書,翻開書就想睡覺,久而久之,那本書就永遠丟在了一旁。
你為什么會拖延
有了夢想,卻不去實現,其實就是一種逃避和恐懼。不想去面對自己即將要挑戰的事情。拖延癥所面對的問題,就是拖延著,拒絕面對自己要做的事情,而且這種事情往往給自己帶來負面的感受。這種人往往是想要成功,卻害怕成功,因為他們覺得成功會對他們產生“危害”。例如成功需要面對更多的人,需要占用你更多的休閑時間,需要你面對更多的人性的弱點-懶惰、恐懼......
所以人們拖延,逃避的并不是針對要做的事情,而是在做事情時所必須承擔的痛苦、不安、不舒服的感受。
大家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冬天的早上,約了朋友,可是到時間后,他就面臨著這種選擇。他可以馬上起來刷牙洗臉赴約,但是這意味著他要做出改變——即從舒服溫暖的被窩躺著的狀態過度到比較不喜歡的到外面寒冷的環境下去約會的狀態。
他心里往往是這樣想的,哦,我躺在床上很舒服,這么早起來冒著寒冷刷牙洗臉,還要到外面去多痛苦啊!
人一般會追求快樂而逃避痛苦。所以我們看到了什么?這個躺在床上溫暖被香里的人就一直處于這種起床還是不起床這種難以決策之中,當人們很難決策的時候,他們往往選擇保持原狀。于是這個人依然躺在床上。這就是造成了我們說的拖延了。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早上容易遲到的原因。
其實從心理學上來說,每一種心理博弈選擇的背后,都會面臨痛苦。你選擇了舒服躺在床上,逃避了寒冷的痛苦,可是你卻要面臨約會遲到,甚至不能赴約而招到朋友指責的痛苦。可是為什么他還要選擇躺在床上?因為人都會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他覺得再睡一會兒,應該也不會遲到,結果是起床晚,遲到了。但是,如果你約的是客戶,那么你有可能丟掉這個客戶。久而久之,這種拖延的習慣會讓你的夢想蒙上一層陰影,就是一塊鐵一樣,當慢慢生銹,它就失去了鐵的功能!可怕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正慢慢變為一塊生銹的鐵!
也許有人會說,其實我也知道拖延不好,我也想改變,可是卻無從下手啊!如果要真的要改變,那就有必要了解下拖延是怎么形成的。
我們首先得說,人們往往對于所要完成的事情,首先都會評估這件事的難易程度及所處的環境,在評估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恐懼、厭惡、痛苦的情緒,這些情緒會阻止你采取行動,如果你內心的渴望無法戰勝這些情緒,那么你就會采取拖延的行動了。
當這一過程,即“目標→行動→評估目標難易程度→恐懼厭惡痛苦情緒→采取拖延行動”,被不斷強化之后,就會產生逃避機制了。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尼爾?菲奧萊博士的著作《現在就行動——now》中說:“誰都希望事情有個好結果,但是當這樣的欲求受到威脅或強壓時,人就會變懶。”為了暫時能從對失敗的恐懼中解脫出來,人們會拖延事情。因此越是完美主義者或是因為小小的失誤而過度自責的人,拖延的情況越多。
菲奧萊博士說,“意外的補償”也是拖延癥形成的原因之一。拖延雖然只是暫時性的從緊張中脫離出來,但此期間卻能從做一些無用的事情中得到快樂、得到“補償”。再加上要做的事情將來也許會變成無用功的僥幸心理, 這樣就不僅為拖延找到了借口,補償感也成倍增長。
立即行動,戰勝拖延
你現在的拖延,就是你以后的迷茫。你現在的迷茫,就是你過去的拖延造成的。拖延是一個人走向成功之路的最大障礙之一!
馬云在創立阿里巴巴之前,曾經創辦了中國第一個黃頁。1995年,“杭州英語最棒”的31歲的馬云受浙江省交通廳委托到美國催討一筆債務。結果是錢沒要到一分,卻發現了一個“寶庫”——在西雅圖,對計算機一竅不通的馬云第一次上了互聯網。剛剛學會上網,他竟然就想到了為他的翻譯社做網上廣告,上午10點他把廣告發送上網,中午12點前他就收到了6個email,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和日本,說這是他們看到的有關中國的第一個網頁。馬云當時就意識到互聯網是一座金礦。開始設想回國建立一個公司,專門做互聯網。馬云萌生了這樣一個想法,把國內的企業資料收集起來放到網上向全世界發布,他立即決定和西雅圖的朋友合作,一個全球首創的B2B電子商務模式,就這樣開始有了創意,并起名中國黃頁(chiinapage)。
回國當晚,馬云約了24個朋友做外貿的朋友也是他在夜校名義上的學生,給他介紹,結果23人反對,只有一個人說可以試試,如果發現不行就馬上回來。馬云想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還是決定干,哪怕24人都反對,他也要干。
“其實最大的決心并不是我對互聯網有很大的信心,而是我覺得做一件事,經歷就是成功,你去闖一闖,不行你還可以調頭,但是如果你不做,就像你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起來走原路,一樣的道理”。馬云提起當初,贊賞的是自己想做就做的勇氣而不是眼光。
如果馬云當初有了很多想法,卻沒有去做,或者總是拖延,那么現在就沒有阿里巴巴的存在。
你是否也有拖延的習慣?能拖到明天的事今天不做,很多當下就能做到的事情因為拖延不知浪費了多少時間、錯過了多少大大小小成功的機會。想成大事者,應當想到就立即去做,有了目標,就是要立即行動起來!光說不練,紙上談兵,拖延應付,只會讓目標成為一個夢。看看我們身邊的那些成功者,他們都是“想到就立即做”的行動家。“想到就立即做”是一種習慣,是一種做事態度,也是每一個成功者共有的特質。什么事情一旦拖延,你就總是會拖延,但你一旦開始行動,事情就有了轉變。凡事及時行動就是成功的一半,但是有力量、有能耐的人,總是能夠在對一件事情充滿熱忱的時候就立刻去做。因為他們知道,等待與拖延是成功的死敵。如果沒有行動,再美好的夢想也只是泡影。
安妮雅是耶魯大學里藝術團的歌劇演員。在一次校際演講比賽中,她向人們展示了一個最為璀璨的夢想:大學畢業后,先去歐洲旅游一年,然后要在紐約百老匯中占有一席之地。當天下午,安妮雅的老師找到她,問了她一句,今天你去百老匯跟畢業后去有什么差別?安妮雅仔細一想,是呀,大學生活并不能幫我爭取到百老匯工作的機會。于是,安妮雅決定一年以后就去百老匯闖蕩。
這時,老師又冷不丁地問她,你現在去跟一年以后去有什么不同?安妮雅冥思苦想了一會兒,對老師說,她決定下學期就出發。老師緊追不舍地問,你下學期去跟今天去,又有什么不一樣?安妮雅有些眩暈了,想想那個金碧輝煌的舞臺和那雙在睡夢中縈繞不絕的紅舞鞋……她終于決定下個月就前往百老匯。
老師乘勝追問道,一個月以后去跟今天去有什么不同?安妮雅激動不已,情不自禁地說,好,給我一個星期的時間準備一下,我就出發。老師步步緊逼,所有的生活用品在百老匯都能買到,你一個星期以后去和今天去有什么差別?
安妮雅激動地說道,好,我明天就去。老師贊許地點點頭,說,我已經幫你預訂好明天的機票了。第二天,安妮雅就飛赴到全世界最巔峰的藝術殿堂——美國百老匯。當時,百老匯的制片人正在醞釀一部經典劇目,幾百名藝術家前去應征主角。按當時的應聘步驟,是先挑出10個左右的候選人,然后,讓他們每人按劇本要求演繹一段主角對白。這意味著要經過百里挑一的兩輪艱苦角逐才能勝出。安妮雅到了紐約后,并沒有急著去漂染頭發、買靚衫,而是費勁周折從一個化妝師手里要到了那個劇本。這以后的兩天中,安妮雅閉門苦讀,悄悄演練。正式面試那天,安妮雅第48個出場的,當制片人要她說自己的表演經歷時,安妮雅粲然一笑,說,我可以給您表演一段原來在學校排演的劇目嗎?就一分鐘。制片人首肯了,他不愿讓這個熱愛藝術的青年失望。而當制片人聽到傳進自己鼓膜里的聲音,竟然是將要排演的劇目對白,而且,面前的這個姑娘感情如此真摯,表演如此惟妙惟肖時,他驚呆了!他馬上通知工作人員結束面試,主角非安妮雅莫屬。就這樣,安妮雅來到紐約沒幾天就順利地進入了百老匯,穿上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雙紅舞鞋。
? ? ?如果你有夢想拖延癥,那就跟上面的主人公安妮雅一樣問問自己,現在做和以后做會有什么區別?
? ? ? 最消磨意志、摧毀創造力的事情,莫過于擁有夢想而不開始行動。
? ? ? 年輕人最容易染上的可怕習慣,就是遇事明明已經計劃好、考慮過、甚至已經做出決定了,卻仍然畏首畏尾、瞻前顧后、不敢采取行動。對自己越來越沒有信心,不敢決斷,終于陷入失敗的境地。
很多人喜歡訂計劃,在周密、工整的計劃中獲得部分滿足。但是如果不能將計劃變為行動,在若干年后看到這張紙只會感到深深的失落,尤其是,當同時起步的朋友已經實現了夢想的時候。
? ? ? 成功者都能理解這句格言:拖延等于死亡。
? ? ? 你打算什么時候實現夢想呢?你在等什么?還有什么沒準備好?你在等待別人的幫助還是等待時機成熟?
戰勝拖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立即去做
? ? ? 拖延是最大的浪費,如果你曾因拖延錯失了機會,因拖延而與夢想失之交臂,那就趕緊行動起來,立即行動才會改變!
? ? ? 害怕公眾講話,當需要你說話的時候不斷推脫,立即行動去練習當眾講話,你自信演講的夢想才能實現,否則永遠只能躲在角落看著別人在舞臺上舞蹈;
? ? ? 恐懼工作壓力,當有工作壓力的時候你選擇了逃避,立即行動去面對這些壓力,你才能化壓力為動力,否則永遠被壓力壓垮,永遠成不了一個真正的人才;
? ? ? 害怕客戶的拒絕,當需要你打一個電話給客戶的時候,你始終不敢拿起電話,立即行動拿起電話,撥出客戶的號碼,你才有機會成交,否則,你永遠只能看著別人成交;
? ? ? 你想寫一篇文章,當你準備好了紙和筆,腦海里卻始終想著看看手機,玩玩電腦。立即行動拿起筆,一句句地寫下去,你才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一篇文章,否則你永遠只能看到你紙上的幾個字;
? ? ? 你想做一件以前沒有做過的事,可是你所有的計劃都很完美,只是你總想再等等。立即行動去完成它,因為遲早要做,否則永遠都只是計劃;
? ? ? 迷茫了,職業發展停滯不前了,立即行動去做職業規劃,去改變,不要貪圖眼前的“舒服”,否則短期的“舒服”,必會造成你長期的痛苦!
? ? ?永遠不要期望相同的行為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你習慣了懶惰,就不要期望不付出任何行動就能改變,你依然會懶惰,你依然會與你的夢想失之交臂。
? ? ? 想想你內心最渴望做的對你的發展有幫助的事情,你去做了嗎?你還要繼續這樣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