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3--學會傾聽--《提問的藝術》

【R·閱讀原文片段】

學會傾聽

當你讓談話都在圍繞著自己時,別人也許會認為你很聰明,但這并不能在你們之間建立起信任,也就無從了解對方。同時,也失去了一次建立深厚友誼的機會。因此,若要推銷自己,可以盡力表現自己的聰明。如果想建立良好的關系,那么就應該將表演的機會讓給別人。想要贏得他人的心,就要多向他人提問,以表達你的興趣和鼓勵他人進行深度對話或多說一些話,是每個優秀提問者的任務。你可以先這樣問:“關于這件事,你能再多說一點嗎?”接下來再這樣問:“什么時候?發生了什么事?后來怎么樣了?為什么呢?”弄清楚對方的情況和需求后,你才會知道該怎么去做,而對方也會從你的問題中體會到你對他的關心和重視。“你能多跟我講講嗎?”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問題,不妨經常這樣問別人,以開啟更為流暢的交談。

當對方回答時,你可以進一步問對方:“能跟我多講講嗎?”這樣會讓你們之間的對話和交流更加暢通。不要小看這樣一個簡單的問話,它可以用在任何場合使用,將對方迅速帶入到互動的對話中。

“你能多跟我說說嗎?”是一個隨時都能用上的有效問題,甚至每天都可以用。

【I·復述原文】

回憶下那些你與別人談話談了半天,結果關系卻沒有任何改變的情形:比如,你滔滔不絕地講了半天,自己非常嗨,而對方卻一臉懵逼或心不在焉?比如,你與對方有一搭沒一搭得閑扯,搞得倆人尷尬癥都犯了,恨不得馬上都走人,而不是再呆在一起?比如,你們盡管各自講了很多,然而結束之后你們并不想再次見面了?

上面這些情形,大都是些你沒有讓別人感受到你對他的興趣與重視,沒有把表演的機會讓給對方的狀況。所以,結果基本上是,你們的天談完了就完了,彼此之間可能沒有信任的增加與感情的增進。

若想與人建立良好關系,應該讓對方多談自己,給對方表演的機會,讓對方覺得你對他很感興趣,想要了解他更多。這種方法,會讓對方對你產生非常多的好感,是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

讓對方多談自己的具體方法是多向對方提問。向對方提問,可以用一個很簡單卻非常有效的句子“關于這件事,你能再多說一點嗎?”開始。這個問題一拋出來,對方就會跟你講他的更多的事情。在對方談自己事情的過程中,你可以進一步就對方事情的when、what、how、why等進行提問,以便讓對方更充分地表達自己。這樣一來,你能了解對方的更多信息,對方對你的好感也能讓你贏得他的信任,甚至是心!

“你能多跟我講講嗎?”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問題,可以隨時隨地幫你開啟一個更為流暢的交談,將對方迅速帶入到互動的對話中,從而使你很容易與對方建立聯系增進了解與信任。帶上這句話,開始你與人建立關系的新境界吧。

【A1】你自己曾經有沒有經歷過“讓一場對話圍繞著自己,從而無從了解對方的”的經歷?或者“通過提問給對方表達的機會,從而建立良好關系”的實例?

我與我小弟的溝通,常常陷入一場圍繞著自己而無從了解他的近況的境地。比如前一次電話,我開始就巴拉巴拉說我最近在做事情一二三,一直講了四五十分鐘,到后來他有事兒,而不得不把電話掛了。掛完之后,我突然想起來,我好像不知道他最近過得如何,在做什么事兒。

還有一個不算與對方建立了良好關系,但是與其聊天非常愉快的例子。因為我問了更多的問題。

一次地鐵門口等人,看到旁邊一個大爺與自己的博美在凳子上休息。就跑去想調戲那博美,結果大爺說狗兒脾氣不好,不要調戲,小心誤傷。調戲不成,我就跟大爺聊起了天。聊天從我問“嗯,博美的確挺多脾氣不好的。他也這樣啊?’’開始的。然后大爺就從他的博美如何脾氣不好開始,巴拉巴拉說了很多故事。我針對大爺講的故事,進行了若干提問。我們愉快地聊了一刻鐘。到聊天結束,我知道了這只博美多大了,是怎么來的,脾氣如何,大爺以前做什么工作的,家里幾口人,博美與誰關系如何等等的事兒。

【A2】近期,你是否有想要約見的客戶,想要更多了解的朋友同事?請寫下他們的名字和相關信息。當你們見面時,你可以怎樣運用今天學到的方法,來更多的傾聽對方?請運用拆頁所學,具體寫下你可能的提問和對話。

我想下周一下班時更多地了解下新來的實習生H。她是本地某大學的大四學生,目前跟著我實習,我們相處了一段時間了。然而,除了談工作,我對她個人所知甚少。我們有時候下班時能一起走一段路。

下周一下班一起走路時,我會問她“你周末干啥了?”我猜測,她可能會去看個電影、逛街買衣服或吃飯之類的。不論她說哪個,我都可以問“能跟我多說一下你看的電影/吃的飯/逛街的經歷嗎?”之后,可以針對她的回復繼續問。細節問完了,還可以問你還喜歡看啥其他的電影/吃其他的啥/買啥其他的衣服/你對衣服的審美如何看?然后可以繼續問,除了這些,你還有其他愛好嗎?如此往復。

通過這種對話,我可以了解我的實習生的業余愛好,更多的性格特征,甚至其他的我不曾料到的事兒。誰知道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