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wěn)、準、恨地下手的前提需要評估一下自己能夠承受放手之后帶來的后果,同時也是需要自己梳理出愿景出來,放手的目的是能夠讓我們的孩子有擔當,能夠對自己的事情負責任,能夠找到自己的節(jié)奏,作為成人的我也是一直一直在找節(jié)奏,很多時候很混亂。孩子對自己領地的事情多了一份感知孩子就會越來越有自己把控的能力。
劃界限的時候我們首先從事上需要知道自己的領地邊界,那些是我們的事情,那些是別人的事情,從意識層面我們需要知道我們的情緒我們的感受是我們自己的想法是我們自己的。比較困難的是,我們無法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事情只是客觀中立的存在的。
放手作業(yè)對我來說為什么那么難?那么痛苦,我在恐懼害怕什么?我所害怕的這些是真的嗎?帶著覺察詢問自己,理清楚自己要去的方向。當事情出現(xiàn)之后需慢一點再慢一點,允許孩子也允許自己暫時做不到。對自己和孩子多些耐心和允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