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人對我的第一印象是親和善良。我很開心有這樣的評價??墒蔷昧?,我總覺得哪兒不對勁兒,好像自己并不喜歡這樣的”好人“標簽。
于是我終于忍不住開始認真剖析了一下我的”好人“氣質:
主動扮演好人角色
過度的熱絡,等于親手為自己貼上好人標簽。
在新的環境,自然想跟大家融洽的相處。為了讓大家對我有個好印象,我就主動積極地為自己樹立了一個熱情善良,無欲無求的好人形象。
比如,碰到情人節,圣誕節的時候,我會主動分發零食給同事。
一來覺得過節想要熱鬧熱鬧,二是想要感謝一下大家平時的幫忙什么的。
其實想想,自己并沒有義務要給大家買吃的,而且大家也沒有刻意照顧我什么。工作上的來往,也是正常的業務所需。
捫心自問,這種行為多少有種籠絡人心,討好他人的嫌疑吧。
說話做事沒有自己的立場,別人的要求一攬子接受
別人對我提出請求,我一般不會多作考慮,都攬自己身上。有時自己辦不到,還要將這件事情麻煩給男朋友。
有時候要求有些過分,明顯的給自己帶來了不便,由于不擅長拒絕別人,而勉強答應。最后給自己造成麻煩。
另外,做事總愛站在別人的立場上考慮問題,而把自己的立場需求弱化,無視。
說的好聽一點叫做替別人著想,然而,別人并沒有對我多感激,反而覺得理所應當。
比如之前一個同事急辭,上司安排我接替她的工作。在原本的工作量上,還要再擔任另一個組的業務。
我當時真的很排斥這樣被動的安排。而且,與同職位的其他同事比較,對于我來說很不公平。為什么非要把工作強加于我,覺得我負責任,好說話?雖然很不情愿,但我也沒有拒絕的空間,最終無奈接受。
再比如,有時工作量很大,客戶希望能夠提前納品。由于我不懂得表達自己的難處,不懂得拒絕客戶,另外還想要展示出自己的干勁而答應客戶。
最后把自己的業務逼得很急。
我時常也很苦惱,為什么我如此沒有定力,總是不擅長拒絕一些無禮的要求。
總愛去揣測對方的情緒,害怕讓對方失望,或對方對自己作出不好的評價,而違心的做出對方愿意看到的行為。
拒絕別人后充滿內疚感
給別人的形象就是好說話,有時我一旦拒絕了別人,別人反而會發怒生氣。而且,自己也覺得過意不去,反問自己對別人是不是太冷酷無情了。
比如昨天,組員來公司遲到后,找我簽假條,而且是請休年假。公司請這種類似的假需要在8點前給公司發短信。但我一般不會苛刻的對待自己的組員,畢竟都不容易,何必為難他人呢,雖然我深知確實存在包庇行為。
以往幾次我二話不說就簽了,而這一次,我明確的表達了自己的觀點。知道她確實是遲到了,便嚴肅的問她請年假有沒有給公司發短信,并跟她強調這種行為不好,總是踩點到公司,遇到下雨天應該早點出門。結果,她生氣的在我面前把假條給揉了,表示憤怒。
當時我也特別生氣,若無其事的忙起工作。
但是心想明明就是她不對,還沖我發脾氣,而且,我也是公事公辦。況且這種情況之前我包容過她的幾次,她似乎并沒有感恩之情。
我想給她一點教訓,但又于心不忍,下午我問她還簽不簽假條,不然就是遲到處理,她回絕后,我便不多說。
因為此事這兩天一直耿耿于懷,總覺得是不是我做得不好。但是我知道我的做法應該是正確的。
剖析完真實的自己,得出了真實的想法。覺得做老好人真的挺可悲的,一步步的失去自我,然后失去世界。
新的一年,我很慶幸對自己有了新的認識,雖然它展現的是人性的不足與劣根,但我希望能夠慢慢的修正,做更好的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
給自己的幾點建議:
謹記:我是好人,但我不好欺負。
1,擺正自己的立場,劃清自己的原則與界限。不要討好別人,扮演別人眼中的老好人。
世界上那么多人,并非每個人都會喜歡自己,成為朋友。并不是所有人都值得去付出。
如果承認這個事實,那就請提前做回自我,對值得的人付出真心與善意。
2,在給別人許諾之前,一定要認真考慮是不是真的愿意幫忙,自己方不方便幫,能不能夠辦到。
3,要拒絕的話,從一開始就要果斷拒絕。
4,拒絕了別人,就請尊重自己的決定,不要再懷抱內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