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有一部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口碑非常好,在各種電影評分中都是9以上,這樣的一部電影,這樣高的分數,在我的記憶中,是很少出現的。
所以,慕名地去看了《摔跤吧爸爸》。
觀影中淚目了四次。你可以說,這是一部正能量滿滿的電影,因為這也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電影,印度國寶級演員出演,阿米爾·汗自己拍這部電影的經歷也足以成為又一個勵志的故事。
這部電影真正感動我的是因為這其中有一個偉大的父親,有一個人對夢想的堅持,有兩個逐漸懂事的女兒,有一個重新認識父親用心良苦的叛逆的女兒,有一個自始至終堅信父親的愛的女兒,有一個用自己的努力打破其他人對女性偏見的女摔跤手,有一個完成了父親夢想也完成了自我救贖的故事。
印度是一個等級劃分十分嚴格的國家,人們對女性的偏見也很深,很多人說,這個父親也操縱了他女兒的命運,這是強加給她們的,然而,沒有這樣一位嚴父,想要在那樣的環境中脫穎而出,擺脫女性只能做家務當主婦,相夫教子過完一生的命運幾乎是不可能的。我的第一次淚目是在兩個小女兒聽到另一個女孩說,你們有這樣嚴厲的父親多幸福啊,至少他頂住了全部的壓力,他是為你們好,讓你們有機會選擇自己的命運。兩個女孩因為反抗她們的父親失敗而受到委屈,但是第二天她倆卻主動開始了訓練。
我們都會遇到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尤其是在小時候,總是覺得父母會逼著自己做這做那,我想起來自己小時候被老爸逼著練字,不由得也感同身受。
第二次淚目是在大女兒從國家體育學院學了新的摔跤技巧,把自己因為年邁而體力不支的父親摔在地上的時候,有時候我們會覺得父母過時了,我們會因為一些新的先進的東西而自我膨脹,我們接觸了更自由的世界,更輕松的環境,電影中的父親說,你學了新的東西,而我,只是更老了。
第三次淚目是大女兒在比賽中屢屢在首輪被淘汰,終于知道了自己做錯了事以后給她的父親打電話。新的教練敷衍不負責任,也不清楚大女兒真正的特長,他的目標也僅僅是拿個銅牌,只有自己的父親真正的希望自己女兒是第一,而且不管自己女兒做過什么,他永遠在那里支持她,鼓勵她。
最后一次淚目是大女兒最后贏得奧運會比賽,在最后一個五分摔跤動作之前的一個記憶閃回中,父親在岸上說,我不可能永遠陪在你身邊教你怎么做,有的時候你要靠自己。
從現在往過去看,這是一位隱忍、耐心、堅持、充滿愛的父親,年輕時不得不放棄了自己的夢想,但是他抵住所有人的質疑,克服了重重的困難,終于讓女兒的人生得以改變,讓自己的夢想也間接實現了。
從現在往未來看,兩個女兒的成長過程中能夠看到每個人遇到的那些典型的關鍵的問題,質疑,叛逆,重新認識,再成長,從一只幼鳥逐漸羽翼豐滿,成為兩只金色的鳳凰。
從這個意義上,《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成長的教科書,有偉大的父親,也有兩個傳奇的女兒。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最后,我也不由得感慨,很多父母的用心良苦其實在我們年輕的時候,是很難感同身受的,而當我們能夠感同身受的時候,父母已經老了,電影的意義在于,這個故事讓我們有一種好像感同身受的感覺,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話我理解的更深了一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