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帆分享的“同理四問”的四個問題:
1.此刻,我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同理自己)
2.對方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同理對方)
3.當下,有什么是值得我感恩的、慶幸的?
4.我從中學習到什么,現在,我選擇做什么。
自己情景:周日中午12:15結束在河東組織的自然活動,葫蘆喊餓,想吃餃子。由于不熟悉附近吃的情況,葫蘆爹開導航搜索了一家餃子店,我開車。根據導航走,剛過了一片好停車的區域,葫蘆爹就說:“在這里。”我的無名火就上來了,嘟囔著:“大哥你早點說噻!”
“你可以在前面掉頭。”葫蘆爹建議我。我感覺自己氣呼呼的。掉頭后,在一排車里發現一個寶貴的停車位,趕緊停下來。
1.此刻,我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同理自己)
焦慮,特別是對陌生區域停車的焦慮。需求,需要先生提前告知停車狀況。
2.先生的感受和需求是什么?(同理對方)
當時和事后都沒有問他,感受肯定不好,需求:因為葫蘆14:00還需要去河西上課,希望我們可以一起快速又愉快地吃完飯。
3.當下,有什么是值得我感恩的、慶幸的?
先生不喜歡參加這種跟很多陌生人在一起的集體活動,為了和我們在一起,早起陪同我們參加活動,先生很看重家庭成員之間的連接。
4.我從中學習到什么,現在,我選擇做什么。
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和耐心,對未知的恐懼以及焦慮不要傳遞給最親密的家人。
下次,再遇見這樣的狀況,把方向盤交給先生。